海利生物近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039,818.26元,同比增长12.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1,180,295.61元,同比增长172.28%。此外,公司财务费用为-7,013,484.44元,较去年同期的2,753,765.28元下降354.69%。以下是对该公司年报的详细解读。
营收稳健增长,业务结构优化成效显著
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业务转型见成效
2024年,海利生物营业收入达到271,039,818.26元,较2023年的240,722,981.59元增长了12.59%。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收购瑞盛生物55%的股权,新增口腔组织修复与再生材料业务,并于第四季度实现合并报表,使得医疗器械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上升45.26%,成为公司新的收入增长点。同时,公司剥离长期亏损的杨凌金海“动保”业务,优化了业务结构,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盈利能力。
年份 | 营业收入(元) | 同比增长 |
---|---|---|
2024年 | 271,039,818.26 | 12.59% |
2023年 | 240,722,981.59 | - |
净利润:大幅增长,重组与剥离双重驱动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1,180,295.61元,相比2023年的62,870,202.71元,暴增172.28%。这一显著增长主要源于重大资产重组及剥离亏损业务。公司出售开曼药明海德实现投资收益超过10,000万元,使得非经常性损益大幅增加;同时,剥离长期亏损的杨凌金海,提升了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年份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 同比增长 |
---|---|---|
2024年 | 171,180,295.61 | 172.28% |
2023年 | 62,870,202.71 | - |
扣非净利润:略有下滑,关注核心业务稳定性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581,377.63元,较2023年的11,821,973.99元下降10.49%。虽然公司整体净利润大幅增长,但扣非净利润下滑,反映出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面临一定挑战。公司需进一步加强核心业务的竞争力,提升可持续盈利能力。
年份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 同比增长 |
---|---|---|
2024年 | 10,581,377.63 | -10.49% |
2023年 | 11,821,973.99 | - |
收益指标提升,股东回报潜力初现
基本每股收益:显著提升,盈利能力增强
基本每股收益为0.27元/股,相较于2023年的0.10元/股,增长了170.00%。这主要得益于净利润的大幅增长,表明公司盈利能力增强,为股东创造了更高的收益。
年份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同比增长 |
---|---|---|
2024年 | 0.27 | 170.00% |
2023年 | 0.10 | - |
扣非每股收益:保持稳定,需强化核心业务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02元/股,与2023年持平。这反映出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相对稳定,但水平较低,公司需加大对核心业务的投入和创新,提升核心业务的盈利水平。
年份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同比增长 |
---|---|---|
2024年 | 0.02 | 0.00% |
2023年 | 0.02 | - |
费用有增有减,成本控制与业务拓展并存
费用:结构变化,关注增长合理性
2024年公司费用整体有所变化。销售费用为49,329,513.58元,同比增长20.81%;管理费用为62,623,479.47元,同比增长6.25%;财务费用为-7,013,484.44元,同比下降354.69%;研发费用为24,454,326.46元,同比下降2.07%。各项费用的变化反映了公司在业务拓展、管理优化、资金管理和研发投入等方面的调整。
费用项目 | 2024年(元) | 2023年(元) | 变动比例 |
---|---|---|---|
销售费用 | 49,329,513.58 | 40,831,894.06 | 20.81% |
管理费用 | 62,623,479.47 | 58,942,170.49 | 6.25% |
财务费用 | -7,013,484.44 | 2,753,765.28 | -354.69% |
研发费用 | 24,454,326.46 | 24,971,937.68 | -2.07% |
销售费用:业务扩张带动增长
销售费用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控股子公司瑞盛生物,影响销售人员薪资增加所致。随着业务的拓展,公司需加强市场推广和销售渠道建设,以提升产品的市场份额,但需关注销售费用增长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管理费用:重组中介费用增加
管理费用增长主要源于报告期内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的中介机构服务费增加。公司在推进战略布局的过程中,需合理控制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确保管理费用的增长与公司业务发展相匹配。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导致大幅下降
财务费用大幅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美金账户汇兑损益所致。财务费用的波动可能对公司利润产生影响,公司需加强汇率风险管理,降低汇兑损益对财务状况的不利影响。
研发费用:保持稳定,持续投入创新
研发费用与去年相比无重大变化,为24,454,326.46元。公司始终坚持研发为核心的内生动力原则,持续投入研发创新。捷门生物和瑞盛生物在研发方面各有侧重,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但需关注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率,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和上市进程。
研发投入持续,创新驱动未来发展
研发投入:稳定投入,关注成果转化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为24,454,326.46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02%。公司持续投入研发,旨在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然而,需关注研发成果的转化效率,加快新产品的上市速度,以实现研发投入的经济效益。
研发人员情况:团队稳定,结构合理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8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2.13%。研发人员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硕士以上学历11人,10年以上工作经验员工12人。稳定且高素质的研发团队为公司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学历结构类别 | 人数 |
---|---|
博士研究生 | 3 |
硕士研究生 | 17 |
本科 | 45 |
专科 | 12 |
高中及以下 | 5 |
年龄结构类别 | 人数 |
---|---|
30岁以下(不含30岁) | 24 |
30 - 40岁(含30岁,不含40岁) | 34 |
40 - 50岁(含40岁,不含50岁) | 17 |
50 - 60岁(含50岁,不含60岁) | 5 |
60岁及以上 | 1 |
现金流状况良好,经营投资筹资各有亮点
现金流:整体状况良好,经营投资积极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473,090.72元,相比2023年的-8,367,280.38元大幅改善,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及支付的各项税费减少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338,301.66元,主要系公司处置联营企业开曼药明海德及赎回部分理财产品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6,291,595.67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1.06%,主要系上期公司股权激励收到员工股权款所致。
现金流项目 | 2024年(元) | 2023年(元) | 变动情况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6,473,090.72 | -8,367,280.38 | 扭负为正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8,338,301.66 | -171,089,018.31 | 由负转正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26,291,595.67 | 159,992,342.58 | -21.06% |
经营活动现金流:支付减少,经营质量提升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大幅改善,表明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回笼情况良好,支付能力增强,经营质量有所提升。这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支持。
投资活动现金流:资产处置与理财优化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得益于公司合理处置资产和优化理财结构。公司通过处置开曼药明海德及赎回部分理财产品,实现了资金的回笼和投资收益的增加,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
筹资活动现金流:股权款影响,关注资金用途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上期股权激励收到员工股权款。公司需合理规划筹资资金的用途,确保资金用于业务发展和战略布局,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风险因素犹存,需谨慎应对
重大资产重组业绩承诺风险
瑞盛生物业绩承诺的实现受多种因素影响,若出现不利因素,存在实际净利润不能达到承诺净利润的风险。此外,若美伦管理未能履行补偿义务,可能导致业绩补偿承诺无法执行。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瑞盛生物的经营状况和业绩承诺的履行情况。
政策变动风险
IVD行业和种植牙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如集采政策、医保价格政策调整等。捷门生物和瑞盛生物需积极应对政策变化,加大研发投入,降低成本,以应对价格竞争和市场需求波动的风险。
毛利率下降风险
瑞盛生物目前毛利率相对较高,但未来若主营业务构成、产品价格、采购价格等因素发生不利变化,可能导致毛利率下降。公司需加强成本控制和市场拓展,优化产品结构,以维持毛利率的稳定。
新产品研发和注册风险
医疗器械行业新产品研发和注册周期长、环节多、不确定性大。捷门生物和瑞盛生物需加强研发管理,提高注册效率,确保新产品及时推向市场,以实现预期收益。
上游原料供应风险
捷门生物部分上游原料依赖进口,存在供应风险。公司需加快进口替代进程,加大原材料研发投入,降低对进口原料的依赖,确保生产的稳定性。
税收优惠政策变化风险
公司母体不再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瑞盛生物和捷门生物未来也存在税收政策变化或不符合认定条件的风险。公司需关注税收政策变化,优化经营策略,降低税收风险。
管理层报酬合理,激励与责任并重
董事长报酬:42.12万元,与公司业绩挂钩
董事长张海明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42.12万元。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由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决定,主要依据公司实际情况和盈利能力,旨在激励管理层为公司创造更好的业绩。
总经理报酬:108.9867万元,推动公司发展
总经理韩本毅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8.9867万元。管理层的报酬与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发展战略紧密相关,有助于激励管理层积极推动公司业务发展,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副总经理报酬:陈晓111.60万元,项小强29.8662万元
副总经理陈晓和项小强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分别为111.60万元和29.8662万元。合理的报酬体系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管理人才,促进公司的稳定发展。
财务总监报酬:王兴春41.4133万元,保障财务稳健
财务总监王兴春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41.4133万元。财务总监在公司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的报酬有助于激励其保障公司财务的稳健运行。
海利生物在2024年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和业务剥离,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大幅增长,现金流状况良好。然而,公司面临的风险因素依然不容忽视,需在业务拓展、研发创新、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持续努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投资者在关注公司业绩增长的同时,应密切关注上述风险因素,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