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内,宁德时代发布了多个“全球首款”。
4月21日下午,宁德时代在主题为“边界觉醒”的超级科技日上发布了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这是全球首款兼具800km超长续航和峰值12C的磷酸铁锂电池。此外,宁德时代还发布了“钠新”电池,这是全球首款车规级规模化量产应用的钠离子电池。
据了解,相比锂电池,钠电池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安全性高、适应高低温环境等优势。随着宁德时代钠新电池的量产落地,整个钠电池产业的商业化进程或将提速。
“超充”和“安全”成为关键词
本次超级科技日上,“超充”和“安全”成为了宁德时代新品的关键词。
从超充来看,宁德时代发布了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及商用车首席技术官高焕宣布,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可以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超过520公里。
据了解,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搭载12C超充技术,峰值充电功率突破了1.3兆瓦,最高续航达到了800km,可以实现1秒2.5公里的补能速度。该电池低温性能良好,在零下10℃的低温环境下仅需15分钟就能从5%充电至80%,比当前行业最高充电水平提升了100%。即使在亏电状态下,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依然具备830kW的输出功率,能适配兆瓦级充电桩。
从材料来看,宁德时代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采用全新一代超晶石墨,使锂离子嵌入速度大幅提升,同时公司还为该产品打造了一条“智能电解液专线”,采用了纳米级的液相高速传输技术,构建高效SEI膜提升了超充能力。
从安全来看,宁德时代正式发布了“骁遥双核电池”,该电池采用了“双核架构”和“自生成负极技术”。从具体产品来看,宁德时代发布了骁遥“钠—铁”双核电池、骁遥“铁—铁”双核电池、骁遥“三元铁/双三元”双核电池等。
高焕表示,“双核架构”类似于客机的“双发架构”的设计,让一个电池包拥有两个独立能量区,确保动力输出连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即便在电池受损、出现热失控的时候,也能够做好隔离,确保电池全域无干扰。
目前,智能驾驶的安全性被广泛关注,电池安全成为了智能汽车的安全重点环节。高焕表示,“骁遥双核电池”是宁德时代思考应该如何推出更适合智驾时代的动力电池的结果。
钠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跑”
在本次超级科技日上,宁德时代还发布了名为“钠新”的钠离子电池。高焕表示,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可以在多面挤压、针刺贯穿、电钻穿透和电池锯断等极端滥用测试之下实现“不起火、不爆炸”。
据介绍,“钠新”电池能够在零下40摄氏度的环境下保持90%的能量保持率,电芯能量密度达到了175Wh/kg。该电池具备超500公里的纯电续航能力和超200公里的混动续航能力,拥有超10000次的循环寿命,支持峰值5C的快充,且在电钻穿透、锯断电芯、多轴向挤压等极端滥用测试下依然不起火、不爆炸。
从落地时间来看,“钠新”第一款产品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将于今年6月正式量产,与一汽解放合作落地。而在动力电池上面,“钠新”动力电池将于2025年12月正式量产出货,首发落地巧克力换电车型。
此前,宁德时代在业绩说明会上曾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开发第二代钠电池,性能指标已经与磷酸铁锂电池接近。如果能形成规模化应用,钠电池的成本即使相比磷酸铁锂电池也会有一定的优势。
2021年7月,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发布,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能在15分钟内充电至80%以上电量,并在-20°C低温环境中保持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2023年,宁德时代宣布,钠离子电池将首发应用于奇瑞车型,并与奇瑞合作推出电池品牌“ENER—Q”,涵盖钠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等多种电池技术。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祁海珅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钠电池是锂电池的“补充”。钠电池可以广泛应用在通信基站、低速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电力储能、太阳能路灯等对能量密度需求相对不高的领域,这一技术路线将会是锂电池技术路线很好的补充。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3年钠电池全球市场规模达3.2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接近10亿美元。天风证券研报认为,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逐步推进,我国百兆瓦级大型电站占比也已从2020年的23%提升到了2024年上半年的58%,电力储能,尤其是大容量、差异化、长时段储能的需求,亟待相应高品质、完善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来满足。这个市场普遍看好的万亿级赛道,也给钠电池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需求空间,储能或将成为钠离子电池最大应用场景。
责编:叶舒筠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Type="normal"@@-->
END
" Type="normal"@@-->
]article_ad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