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学时事报
成长不只是年龄的变化,更是一次次思考的积累。思考,让我们从“知道”走向“理解”,也让我们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找到自我站立的方式。本期报纸选登了三篇风格鲜明的投稿作文,分别从挑战、预判、友谊三个角度出发,用自己的方式观察、分析、记录、思考。用写作参与思考,用思考参与生活,这就是写作的意义。
论挑战
北京101中学温泉校区高一(1)班 丁放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见主峰。人类文明的进程从来不是康庄大道,而是在与挑战的较量中蹚出蜿蜒向上的轨迹。挑战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既可能带来灾难,也可能催生新生。面对这把双刃剑,唯有以勇者之姿直面锋芒,以智者之思化解危机,以仁者之心超越桎梏,方能在与命运的博弈中淬炼出璀璨的生命之光。
勇气是刺破黑暗的第一束光。当古希腊勇士忒修斯手持利剑走进米诺斯迷宫时,他面对的不只是牛头怪物的獠牙,更是人类对未知的本能恐惧。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推动着无数先驱者开辟新天地。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船队遭遇坏血病侵袭时,正是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孤勇,支撑着幸存者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勇气不是无知者的莽撞,而是看清生活真相后依然选择前行的决绝,如同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时灼烧的双手,在疼痛中托起文明的火种。
谋略是破解迷局的智慧锦囊。越王勾践在吴国为奴的三年里,日日卧薪尝胆,夜夜谋划复国大计。他深知“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的道理,用谦卑麻痹对手,用计策积蓄力量,最终完成“三千越甲可吞吴”的逆袭。诸葛亮的空城计、张骞的凿空西域、郑和下西洋的海图绘制,无不印证着《孙子兵法》“上兵伐谋”的古老智慧。真正的谋略不是投机取巧的捷径,而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的深刻认知之上,如同庖丁解牛时游刃有余的刀锋,在事物的肌理间找到破局的关键。
胸怀是超越困境的精神灯塔。苏轼在“回首向来萧瑟处”时悟出“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王阳明龙场悟道后创立“知行合一”的心学,敦煌莫高窟的画工们在荒漠中勾勒飞天壁画。这些穿越时空的精神图谱告诉我们:当挑战的浪潮席卷而来时,比战胜对手更重要的是超越自我。就像史铁生在轮椅上参透“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不可须臾或缺”,将个人的苦难升华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这种超越不是消极的避世,而是将小我融入天地万物的精神突围。
从大禹治水时“决九川距四海”的豪迈,到今天航天人探索星辰大海的壮举,中华民族始终在与挑战的对话中书写传奇。站在历史的长河边回望,那些惊心动魄的挑战早已化作文明的年轮。当我们以勇气为剑、以谋略为盾、以胸怀为舟,就能在时代的大江大河中,既不被巨浪吞噬,也不做随波浮萍,而是成为真正的水手,向着心中的灯塔破浪前行。
我的动物朋友
北京市第101中学初一(5)班 孙金巽
说到我们这美丽的、充满生机的花园式学校,很多人都流连于那如画的风景与活泼的小动物,我也不例外。尽管那时对这所学校十分陌生,但我立刻与一种白花花的小动物亲密了起来,它们便是羊驼。
湖那边的办公室旁有座小花园,发着银光的小围栏在那花园中围了个小圈,圈内矗立着一座别致的小木屋,屋棱上刻画着一些图腾般精美的纹路,屋旁还点缀着棵翠美的小树,为这小圈增添了一番自然的生机。我们的主角——羊驼便生活在里面。
我与它们初识之时,就眼前一亮,那洁白的毛发,那圆圆胖胖的小肚肚,那黑宝石般明亮乌黑的小眼珠,还有不停支楞支楞晃动的尖耳朵,如此和谐而紧致地拼凑在一起,就像一群略胖的小精灵。
我曾尝试过将树叶捧在手上,让它们吃,可它们却不敢过来,胆怯而好奇地望着我,时不时地“嘶”叫着,好似在悄悄讨论我那是诱饵还是真诚的关爱。终于,这一次经过它们的协商,派出了一只羊驼来试探我,它小心翼翼地朝我这边靠近,不时往后张望另一只羊驼,似乎是想退缩。可它们又是一番交流后,那羊驼终是低着头,继续壮着胆子往我这里挪。我耐着性子,忍着栏杆对我搭在上面的臂膀进行的“惩罚”——硌我、勒我……我还十分配合地把目光投向别处,给予羞涩的它吃叶子的空间。
终于!终于!我的手上传来了叶子被咬碎的声音。那声音,有如天籁,有如一阵美妙有活力的旋律,激起我内心的满足与兴奋。尽管我的肩膀因长时间搭在栏杆上已被勒得生疼,但我却不忍吓走它,来放松放松我的手臂。羊驼那柔软的鼻子与湿润的嘴瓣儿,第一次与我的手心接触。
后来,我又去喂它们。它们不再像第一次那样胆怯小心,而是立刻跳下来,把头埋在我送给它们的树叶当中。趁着这个机会,我又把手挤进围栏里,小心翼翼地伸向羊驼头上,来回体验着那柳絮般轻盈柔软的绒毛,它们竟对此毫无抵触,已然信赖了我。
信任这座大桥已然竣工。它们也常常小跑着来抢着钻叶子里埋头吃起来,不时“嘶嘶”叫着,仿佛是在跟我说:不愧是我的朋友,又带来吃的了。这样看来,这小棉花糖似的动物与我的友谊之树将会常青。
友谊是什么?在我看来是配合、耐心及应给予的尊重结成的晶莹宝石。与羊驼结成朋友后,我终是能尽情抚摸、享受那如冰丝般丝滑沁凉的毛丝了。
说“预判”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王知薇
在科技日新月异、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预判能力已经成为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天气预报到金融市场预测,从职场决策到国家政策制定,预判无处不在。那么,什么是预判?
欲辩其理,先明其是。预判,顾名思义,就是预先判断。它是一种基于事实和逻辑分析,对未来发展趋势或事件结果进行预测的能力。所谓“预”,即预先,指明了预判的超前性,是先于事先而后在的;所谓“判”,即判别、判断,表明预判具有实际的决策价值。和“预想”相比,预判更注重客观性和可操作性,更强调基于事实和逻辑的分析。
预判是本能与思维结合的产物。倘若细心观察,会发现动物有许多本能反应好
似“预判”,比如,猫“拱背立尾”的预攻击表现,便是通过环境变化“预判”敌人即将出现。但人何以为人?人类的“预判”凸显了逻辑思维能力。职业棋手可以“走一步,看三招”,每一招又藏着诸多变化,三招胜十招;科学家可以“预言”未来,海王星就是先用数学预测存在,后被天文观测发现的。
预判如此复杂高深,普通人需要“预判”吗?当然需要。预判是人们的“生活日常”。人们做事前或多或少都会思考做事的过程和结果,倘若不做预判,人们的行动将像无规则运动的粒子一样,这实在令人难以想象。人们总在不自觉地预判周身事件,所谓“自老者以至于少儿,亦是皆以预判为先”也不为过。
预判是对逻辑思维的锻炼。在预判的过程中,人的逻辑思维得到锻炼和发展,在选择最优解与判断正误的经验中,人的思维水平和思想境界得到提升。人们可以通过预判提升工作效率、规避风险、抓住机遇。
预判对社会发展也很重要。政府可以通过预判制定有效的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就是中国以持续的前瞻性预判带领人民不断前进的成功范本。
预判能力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预判?首先,预判要尊重事实、体察入微。获取准确、全面的信息是进行预判的基础。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才在不同历史时期做出了准确的预判,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第二,预判要坚持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信息中的偏见和谬误,做出更客观的判断。第三,预判要管理“不确定性”。预判总是伴随着不确定性,要学会接受和应对不确定性,如与现实有所差异,要及时调整预判,不可盲目坚持。
“预”而后知,“判”而后行,预判能力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预判能力,让预判与知行相互促进,更好地应对挑战,铸就更加美好的未来。
消息汇
清华附中心育新声,育人智慧点亮阶梯式成长之路!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心”教育唤醒“新”教育。“新育”体现清华附中人改革探索的勇气,以强师推动强教,以强教助力强国的使命担当。“心语”是附中人用情怀书写的责任宣言,也是用思想催生的行动之回响。它承载着青春的驿动和生命的成长,寄托着家国的梦想和关注世界的目光。
3月27日,清华附中2025年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活动圆满落下帷幕。6个学部的11名青年教师和班主任,围绕阶梯育人的君子文化目标,生动展示自己的育人故事,引发共鸣。初中学部以“知行君子”“诚信君子”“智勇君子”为培养目标,重视学生个人品格的完善,高中学部以“博雅君子”“家国君子”“弘毅君子”为培养目标,侧重引导学生承担社会责任,各学段青年教师和班主任的故事体现了清华附中育人目标的逐步深化与拓展。
经过专家评委与大众评委的综合评比,白雪峰副校长宣读获奖名单。方妍校长、曹海翔书记、赵福江主任、吴磊先生分别为11位老师颁发证书及奖品。
方妍校长对全体参赛教师的精神风貌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本次班主任基本功展示,彰显了附中教师的格局与情怀,体现出班主任队伍强大的战斗力。她强调,清华附中要当好人民教育新示范,办好强国教育新样板,班主任责任重大。育人真正的基本功是“爱”,热爱是连接“理想”与“行动”的桥梁,唯有热爱,方能达到“知行合一”。她勉励老师们首重仁爱,涵养情怀,踏实行动,以君子修养提升自我,以圣人风范激励自我,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做强国之路上的追光者与筑梦人。
通讯员/岑逸飞(清华附中党办校办副主任)
责任编辑:王怡萱(EN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