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季度国内全钢轮胎产销呈现稳步增长的运行特点。今年春节假期贯穿1月下旬和2月上旬,节前轮胎产能弱势释放,节后陆续恢复生产,产能得到较强释放;节前市场需求持续萎缩,交投放缓直至暂停,节后需求呈现趋势性增量。展望二季度,轮胎市场继续走高趋势难现,供需两端或存下行预期。
一季度全钢轮胎产销稳步增量
一季度国内全钢轮胎市场产销整体呈现稳步增长的运行趋势。今年春节假期贯穿1月下旬和2月上旬,由于轮胎企业普遍自1月下旬开始停产放假,导致1月产量相对较低。2月节后轮胎市场稳步恢复运行,产销逐步回升,且3月产销提升至常规水平。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1-3月全钢轮胎累计产量预估约为3310万条,同比增幅约2.90%;需求量预估约为3250万条,同比增幅约1.50%。
月度开工稳步提升 正向拉动生产增量
从卓创资讯监测的月度开工数据来看,一季度月度开工呈现逐月走高态势,主要原因是春节假期贯穿,节后轮胎产能得以较强释放,3月轮胎开工负荷提升至约72.00%的水平。驱动轮胎开工走高的主要因素有:首先,随着假期的结束,轮胎企业恢复常规运行,产能得以持续释放。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稳定性及连续性得到保障,有助于提高开工。其次,节后季节性内外需求的集中放量也是拉高开工的主要因素。为确保满足内外需求,轮胎企业维持多维持较高的开工。再者,产业链原材料价格高位调整推高了轮胎成本的增加,市场买涨情绪推动轮胎的顺利销库,进一步支撑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在开工维持走高的推动下,一季度全钢轮胎产量实现了新的增量,累计产量同比增幅2.91%。
需求市场表现存异 配套、出口支撑较强
从轮胎需求市场表现来看,一季度中国商用车市场表现出积极势头,推动全钢轮胎配套量的需求增长;海外市场依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出口量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增量;相对替换市场表现稍有逊色,替换量不及去年同期水平。卓创资讯数据预估,一季度全钢轮胎配套累计增幅约5.05%,出口量累计增幅约5.00%,替换量累计降幅约5.13%,总需求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50%左右。
具体来看,一季度商用车市场通常会出现传统的销售高峰期,数据显示,1-3月商用车累计产销同比分别增长5.1%和1.8%。其中轻卡市场同比增长7.03%,创下近四年的新高。这种“开门红”的积极势头有效推动商用车企业的产能释放,持续增加产力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在商用车产量的增加的拉动下,轮胎配套需求也呈现同步放量趋势。海外市场对中国轮胎企业来说仍是利润的保障。一方面对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速超过30%,其中带路国家的贡献显著;另一方面出口转口贸易维持增量表现,其中出口墨西哥增幅接近50%。同时中国轮胎凭借性比价优势继续填补欧洲市场的空缺。因一季度中国轮胎出口在去年同期高基数基础上实现新的增量。相对替换市场表现并不那么乐观,中国经济基本面处在逐渐复苏中,但复苏力度不及预期。同时,房地产市场呈现弱势运行,基建工程投资不足,对庞大轮胎库存的消耗拉动较为乏力,替换量较去年同期下滑。
二季度产销承压下行为主基调
对于二季度全钢轮胎产销变化,卓创资讯认为将呈现高位回落趋势。基于一季度有假期贯穿,预计二季度全钢轮胎累计产量较一季度或增长2.60%左右,较去年同期或有3.40%左右的下滑;累计总需求量较一季度或增长2.40%左右,较去年同期或呈现下滑趋势。从具体需求市场来看,配套市场需求支撑依然较强,而替换及出口需求支撑有所减弱。
影响二季度全钢轮胎市场产销下调的主要因素有:
1、季节性因素。二季度为轮胎市场的传统淡季,今年在缺乏明朗利好支撑下,产量将呈现趋势性走弱。
2、调整产能释放力度。随着内外销存量订单的逐渐消化和增量订单表现不佳,以及五一等假期的停产放假行为,轮胎产能释放力度有所减弱。与此同时,内销需求放缓的压力下,轮胎库存呈现新增表现,亦对产能释放形成一定压力。
3、市场竞争越发加剧。终端市场弱势运行下,为提高市场份额,轮胎企业不乏采取促销让利等策略,利润空间受到压缩的同时,影响产能的稳定释放。
4、出口高增长或放缓。全球经济形势、贸易摩擦以及关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轮胎出口增长趋势或放缓,一定程度上影响产量的增加。
整体来看,一季度轮胎行业运行景气度逐渐升温,但市场运行多伴随着国内需求的疲软延续、产能释放的减弱等多因素的压力,预计二季度中国全钢轮胎市场产销将呈现下行趋势。
Hehson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