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警察网
中国警察网讯 记者李路、通讯员陈仁杰报道:今年以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公安局从基础建设、运行机制、职能定位等方面入手,全面升级住宅区、商圈、景区等不同类别的12个警务工作站,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
为方便老城区的市民办事,吴江区公安局松陵派出所坚持“实用、亲民、主防”理念,打造了集服务群众、治安防范、多元共治等功能于一体的吴模路警务工作站。作为城区中心警务室,除常驻社区民警、巡防警、交警等外,吴模路警务工作站还邀请综合执法部门入驻,开展“联动共治”。
“吴模路警务工作站是全区第一家多警联动的警务工作站,还能办理身份证和车驾管业务,可以覆盖辖区6万余名居民。”松陵派出所所长邱建峰介绍,吴模路警务工作站还升级打造“15分钟矛盾纠纷调解圈”,今年以来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50余起,化解成功率达95%以上。
吴江区开平路商圈辐射3个大型商业体,节假日日均人流量超8万人次。走进开平路商圈警务工作站,科技感扑面而来:不时跳动的数据,显示着管辖区域警情的变化;高清的视频传输系统,能够24小时数智感知安全隐患。“将AI系统引入警务工作站,不仅能快速响应、高效识别,更能全天候、不间断开展排查。”滨湖新城派出所所长邱卫明介绍。针对辖区商圈矛盾纠纷多发的情况,开平路商圈警务工作站打造了智慧巡查、智能分析、动态调度指挥3大功能区域,并运用大数据和各类模型算法,搭建了打击犯罪、治安防控、民生服务等10余种感知识别场景。
沪苏湖高铁通车后,位于江浙沪三地交会处的“天然氧吧”大渠荡生态公园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打卡。“我的女儿不见了,请帮我找找。”近日,公园所在地汾湖派出所接到游客王女士报警,称其周末带孩子来大渠荡生态公园游玩,一不注意孩子就不见了。接到通报信息后,大渠荡警务工作站驻站民警第一时间联动公园保安、蓝盾志愿者和附近的巡防力量、网格员共同查找,仅用10分钟就找到了走失的孩子。
为进一步延伸服务旅客触角,大渠荡警务工作站以大数据为支撑,打造集前端感知、数据分析、热力图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警务指挥中心,实时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全面掌握景区情况。今年以来,大渠荡警务工作站已成功营救溺水人员3名,助力找回走失老人、儿童7人。
吴江区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首批投入使用的高规格警务工作站为样本,在全区持续推进警务工作站升级工作,不断聚焦基础建设、前端警务和民生需求,打造平安建设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