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沈阳日报
“邻里在休息时间进行装修、大声播放音乐,造成居民无法休息,社区、派出所、物业多次劝说也没解决此问题,这事到底该谁管?”
“新规定要求居民自家安装的监控不可监控涉及其他人的隐私,哪个部门能管管之前已经安装但不配合的居民?”
“邻居长期在楼梯间堆放杂物,社区、物业解决不了,你们街道能管不能管?”
……
4月17日,一场火辣的“基层治理问诊会”在浑南区桃仙街道火热开场。与往常不同,这次坐在“考生席”的是桃仙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和浑南区检察院的检察官,考问的则是辖区居民代表。
这场名为“问政桃仙”的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把会议室变成了民生诉求的直通车。面对居民抛出的多个“硬核考题”,街道工作人员边回答边记录:“您说的流动摊贩问题,我们明天就联合城管、环卫成立专班整治。”“楼道安全隐患这个‘老大难’,本周内我们协调消防、物业彻底清理!”检察官则化身“法律智囊团”,现场普法解疑,给每个问题配上“法治药方”。
“真是痛快!以前反映问题像拳头打在棉花上,现在直接和‘管事的’面对面。”家在绿色家园社区的张阿姨攥着刚签字的整改承诺书,露出欣慰的笑容。作为“社区合伙人”的宋先生更是收获意外之喜:“检察官现场教我签正规劳动合同,以后再不怕劳务纠纷了。”这场问政会,是桃仙街道深耕基层治理的缩影。
街道负责人透露“解题秘籍”,通过“党建+法治”双轮驱动,他们与区检察院创新打造了“五联工作法”,即组织联建凝聚合力、矛盾联调定分止争、服务联动惠企便民、法治联宣浸润人心、队伍联训锻造尖兵。他表示,“老百姓的‘阅卷笔’就在满意度里。”
目前,首批民生问题已进入整改倒计时,随时接受居民监督。这种“问题当面提、承诺现场立、整改大家督”的闭环机制,让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破题。这场基层治理的新尝试,正在把“问题清单”变成“幸福清单”,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写下生动注脚。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记者 傅淞岩 通讯员 庄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