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究竟视频微博
【独家调查|#义乌老板分订单给同行共渡难关#】#山东生姜外贸转内销日均销量翻6倍# 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有一片集中售卖给海外市场的节庆商品区域,商户蒋江平的圣诞饰品店铺就在那里,他已经营了20多年。1998年就来到义乌打拼的他,见证了这座“世界超市”的繁荣与变迁。“我们涉及美国市场的业务只占2%~3%,影响很小。”他笑着说,“美国订单减少,欧洲、中东、南美和非洲等地的客户照样能补上。”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像他这样幸运。今年,蒋江平刚入行时结识的一位老朋友,因专做美国市场而陷入困境,工厂几乎停摆。“他做了很多年,工人都是老员工,突然没单子了,压力很大。”蒋江平回忆道。面对朋友的困境,他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主动将自己接到的订单匀出一部分给对方生产。
“我当年刚入行时,是他给了我第一箱货,我赚到了钱,这份友情我永远记得。我这次匀出一部分订单给对方生产,比如我接的单子,原本自己能赚一毛,现在分他一半,他赚五分,我赚五分。”蒋江平说。
焦立乾是青岛力泰农产品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他所在的青岛力泰农产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2月,是按出口标准打造的大型生姜交易市场和出口基地。
焦立乾想到了转内销,然而在接触了部分渠道后,焦立乾发现转型并没有这么容易,因为零售商大多早已有了固定的供货商,各个细分品类都有长期供应商,很难半路与焦立乾合作。
转机出现在4月中上旬的一天,那天大润发与焦立乾对接上了。首批约6.6吨生姜订单签署完成后的4月15日,青岛力泰的生姜已进入北京、天津、济南等城市的52家大润发卖场销售。上架首日,华北区生姜销量比之前日均销量翻了6倍,仅一天销售1.2吨,次日销售1.56吨,民众为外贸商品买单的情绪高涨。大润发方面表示,从双方接触、完成相关流程到商品上架,全程仅48小时。#实探义乌外贸商户积极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