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爱的追寻
《青铜葵花》读后感
N511班 沈龚欣 指导老师 卢洁
读完《青铜葵花》,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那一个个温情与苦难交织的故事画面,如同一波波涟漪,在我心中久久回荡。
青铜,一个乡村男孩,和城市女孩葵花因命运的安排相伴成长。葵花父亲的离世让她孤苦无依,青铜一家的收留则开启了他们之间真挚动人的情谊篇章。
从《老槐树》下命运的初遇,到《芦花鞋》里青铜为家庭与葵花的默默付出,《金茅草》所见证的生活波折,再到《纸灯笼》中饱含的深情,每一个情节都如同一颗颗璀璨而又略带忧伤的星星,镶嵌在我记忆的天空中。其中,《冰项链》的故事宛如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璀璨夺目且感人至深。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情节是葵花为了文艺表演渴望一条项链,而青铜用他的智慧与爱,将冰珠穿成了独一无二的冰项链。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舞台上闪耀着光芒的葵花,她脖子上的冰项链不仅仅是一件美丽的饰品,更是青铜与葵花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是苦难生活中开出的绝美爱之花。它折射出的光芒,跨越了文字与时空,直直地照进我的心底,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爱的力量与美好。
作者曹文轩用他那如诗如画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营造出生活的酸甜苦辣,也让我深刻领悟到,苦难并非是绝望的深渊,而是孕育美好的温床。书中的人物在苦难中坚守,在美好中感恩,在大爱中成长,这种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前行的道路,教会我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充满爱的心灵去拥抱生活,去珍惜身边的人。
每一次回味《青铜葵花》,都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更加懂得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爱与美好是永恒的主题,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追寻与守护。
人物素描
她愤怒了
N511班 虞济铭 指导老师 卢洁
那个星期五的下午,数学老师冷不丁地进行了一场计算过关测试。毫无准备的我,只能忐忑地接过试卷,硬着头皮作答。时间过得飞快,周一清晨,老师就把批改好的卷子发了下来。我低头一瞧,刺眼的分数映入眼帘,心里“咯噔”一下:“完了,回家肯定又得挨批,我这命运啊,真是由不得自己!”
果不其然,一回到家,妈妈就追问:“铭铭,这次计算过关,你怎么一个徽章都没拿到?考了多少分?赶紧把卷子拿出来!”我双手微微颤抖,战战兢兢地掏出那张满是红叉的试卷。
妈妈的目光刚落到分数上,脸色瞬间阴沉得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十分可怕。她的脸因愤怒涨得通红,像熟透了要炸开的番茄;她的嘴唇紧紧抿着,半晌说不出一个字;她狠狠地瞪着我,那眼神仿佛能把我看穿,让我瞬间脊背发凉,浑身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突然,妈妈“啪”的一声,猛地拍在桌子上,桌上的物品都跟着震了震,她大声质问道:“你怎么好意思拿回来?啊?”我不由得抖了抖身子。紧接着,妈妈的责备如同一挺上了膛的机关枪,“哒哒哒”地朝我疯狂扫射,唾沫星子四溅。她越说越激动,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却浑然不觉。最后,她怒不可遏,一把抄起弟弟的金箍棒——我吓得连忙闭上了眼睛。半晌,我才发现,那高高扬起的手,迟迟没有落下。
此刻,我再也忍不住满心委屈,泪水夺眶而出。
自那以后,每次考试,我都如履薄冰,生怕考得太差,再次惹得妈妈这只“母老虎”大发雷霆。不过,我心里也明白,妈妈发火,是恨铁不成钢,是盼着我将来能考出好成绩,能有出息。为了不让妈妈失望,我暗暗下定决心,往后一定要认真努力,以加倍的劲头向上奋进,用优异的成绩抚平妈妈紧锁的眉头。
温柔的胡老师
N512班 何妤朵 指导老师 李玉普
胡老师是我们的美术老师。他身材修长,一头乌黑的短发,利落又精神,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平日里,他总爱穿着款式时尚、剪裁宽松的休闲装,看起来既帅气又充满艺术气息。
胡老师最显著的特点,是说话时总爱带上语气词“啊”。这个“啊”就像他语言里的小彩蛋,有时俏皮地躲在句首,有时又乖巧地待在句尾。每当上课铃响起,总能听见他亲切的声音:“啊,同学们安静一下啊,今天我们来学习……”若是瞧见谁的画作有亮点,他也毫不吝啬赞美:“同学,你这个画得非常好啊,太有创意了啊!”那语气,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柔得能把人的心融化。
大多数时候,胡老师脸上总挂着春风般和煦的笑容,对我们女孩子更是呵护有加。记得有一次,我画画找不到灵感,急得眼眶发红。胡老师走到我身边,轻轻拍拍我的肩膀:“别着急啊,我们一起想想啊。”在他耐心引导下,我脑海里的画面渐渐清晰,最终完成了一幅满意的作品。不过,胡老师也有严肃的一面。要是碰上调皮的男同学在课堂上“大闹天宫”,叽叽喳喳闹个不停,他便会立刻化身“威严的狮子”,眼神变得锐利,声音也严肃起来:“请注意课堂纪律啊!”那些“小调皮”瞬间就安静下来,乖乖坐好。
胡老师不仅教给我丰富的绘画技巧,更让我明白,艺术的世界充满无限可能。在他的课堂上,我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满满的快乐与成长。这样一位既温柔又有魅力的老师,怎能不让人喜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