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痛”可能会要命!出现这4种情况,立即就医
创始人
2025-04-19 19:17:09
0

来源:央视一套

喉咙不适,你是不是第一时间想到上火、发炎?可千万别小瞧这症状,有人竟因此丧命↓↓↓

据郑州人民医院介绍,前段时间,26岁的小媛(化名)加班结束后跟朋友一起吃了顿麻辣火锅,饭后她觉得喉咙不太舒服,以为是火锅辛辣导致,就没在意。第二天早上,小媛的咽喉疼痛显著加重,并伴有呼吸困难,意识到情况不妙,她迅速前往医院。

遗憾的是,小媛一到医院就突然倒下。医护人员虽全力抢救,仍未能挽回她的生命。从就医到离世仅仅过了10分钟,造成这场悲剧的“元凶”正是急性会厌炎。

急性会厌炎真有这么凶险吗?

会厌位于人体气管上方、舌根根部。人在说话或呼吸时,会厌向上使喉腔开放;吞咽时,会厌则向下盖住气管,防止食物进入造成呛咳。一旦会厌发炎,这层“盖子”就会不断肿胀,严重时会肿成球状,导致气道封闭,让人透不上气。

急性会厌炎是耳鼻咽喉科的急危重症之一,主要表现为会厌高度水肿,它是一种特殊的、主要累及会厌及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病变。该病起病突然、发病迅速,可快速导致急性窒息,死亡率高,儿童及成人皆可患病

喉咙痛别大意!

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警惕

感冒带来的咽喉痛一般不会妨碍呼吸,产生呼吸道阻塞症状。急性会厌炎常“伪装”成普通喉咙痛,一开始,患者可能只是感到喉咙痛、发热;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吞咽困难、流口水、呼吸困难等更为严重的症状。出现以下症状,一定要警惕:

全身症状

起病急,有畏寒发热,体温在38~39℃,少数可达40℃以上。此外,还有头痛、乏力、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症状。

如为老人或儿童,症状更重,病情进展迅速,可表现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脉快而细、血压下降,甚至昏厥、休克。

局部症状

多数病人有剧烈的咽喉痛,吞咽时加重,严重时连唾液也难咽下。

讲话语音含糊不清。

会厌高度肿胀时可引起吸气性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病人虽有上述局部症状,但因声带多半未受累,故很少有声音嘶哑。

医生提醒:出现以下症状中的任意一种,应马上就医↓↓

01

剧烈喉痛

咽喉剧烈疼痛,吞咽感明显,严重时脖子扭动也会引发咽部剧痛。

02

吞咽困难

出现唾液难咽、饮水呛咳、张口流涎等症状。

03

发音含糊

咽喉有阻塞感,发音含糊不清。

04

呼吸不畅

出现呼吸不畅,尤其是吸气费力。

如何预防急性会厌炎?

牢记这几点

医生提醒,别小看急性会厌炎,这四类人群容易“中招”:①体质偏差、抵抗力较弱人群;②儿童会厌周边组织疏松,炎症易扩散;③过敏体质人群;④生活习惯不佳(如经常熬夜且喜食辛辣刺激、易上火食物)人群。预防急性会厌炎,应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上呼吸道反复感染、交叉感染、各种致病菌的叠加感染;

避免反复过敏;

保证充足睡眠,少熬夜,避免免疫紊乱;

保持口腔卫生,戒烟酒,少吃辛辣刺激食物,辣椒会刺激咽喉、口腔等部位黏膜;

会厌邻近器官出现急性炎症时需及时治疗,以防感染蔓延。

如果突发急性会厌炎,应该怎么办?记住以下三点

及时呼救

出现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难时,需保持冷静,及时拨打120呼救。

维持呼吸

急性会厌炎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吸气性呼吸困难。医务人员到来前,应保持半坐体位缓解症状。

使用药物

若家中备有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药物,可按照说明书服用,有助于消除会厌黏膜水肿。

当出现急性咽喉疼痛

伴有吞咽困难,甚至呼吸不畅

一定要立即就医

以免延误病情!

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生活圈》、生命时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闻随笔】“买全球、卖全球”... 转自:光明日报【新闻随笔】   2025年4月18日,为期6天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
一座城市的“请战书”① 转自:沈阳晚报  □伏桂明  走进沈阳的1950-1953,情感总是那么饱满,话题总是说不尽。  以...
以主动“赢商” 转自:沈阳日报  □孙连宇  近日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咬定目标、加压奋进,强攻二季度、...
沈阳全面启动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 转自:沈阳晚报  本报讯(沈阳晚报、沈阳发布客户端记者张一弛)4月18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进一步...
什么叫干眼病? 什么叫干眼病?是由于眼镜过度疲劳造成的,干眼病的主要症状是眼睛有干涩,灼痛感,眼屎较多;眼酸、眼痒、...
怎么学会说话与人沟通技巧 怎么学会说话与人沟通技巧要想学好说话与沟通技能,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相应的看些书,然后将书上的这些技能...
“沈水之阳 书韵流芳朗诵会”举...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特约记者刘国栋)4月19日,2025世界读书日“沈水之阳 书韵流芳朗诵会”...
谷雨染春深 转自:沈阳晚报  □侯进元  四月中下旬,晨光悄然融入谷雨的柔情,世界仿佛被一场温柔的梦包裹,变得湿...
东北首个冰淇淋博物馆年底“甜蜜... 转自:沈阳日报  4月18日,米开朗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辽宁七星方圆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正式签约,米开朗冰...
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商会成...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傅淞岩)4月15日,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商会成...
植下希望 种下美好 转自:光明日报
2025年东北三省一区跳绳公开...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丁瑶瑶)4月19日,“体彩杯”2025年东北三省一...
以“轻量化骨骼”托起C919的... 转自:沈阳日报  在国产大飞机C919翱翔蓝天的壮丽图景中,沈阳昌兴复材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
一季度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数据需求... 转自:光明日报本报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杨舒日前从自然资源部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一季...
昆剧《世说新语》重构魏晋风度   本报讯(记者 王润)《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体小说,字里行间生动传神的“...
创新“头雁”,还看首都北京!   编者按  AI第一城、独角兽第一城、“小巨人”第一城……提起首都北京,科创绝对是一个高频热词。2...
【我在现场】西辽河“听水” 转自:光明日报【我在现场】   4月6日傍晚,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门达镇四合村党支部书记叶明——记者...
耐心沟通拆除楼顶私搭鸽棚   有市民近日向12345热线反映,西城区南华里社区楼顶有人搭建鸽棚饲养鸽子,不仅扰民,随着天气变热...
《中国2024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转自:光明日报本报北京4月20日电(记者金振娅)中国医学科学院20日在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发布《中国2...
扬帆共启新航途   4月,东南亚繁花满树,青翠满目。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成功召开后不久,习近平主席2025年首次出访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