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王继红) 4月9日,记者从常山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常纺公司”)获悉,公司2024年销售收入3989.2万元,其中出口117.44万美元,今年首季度产销同比增长。这是致力于科技创新连续四年参与起草4项国家标准的结晶。
这四项国家标准分别是:2021年GB/T 42223-2022《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Gakushin法》;2022年,GB/T 42704-2023《汽车内饰用纺织材料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箱体法》;2023年,GB/T 45043-2024《纺织品 己二酸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2024年GB/T7573-2025《纺织品 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记者问:“有没有最新的成果?”
“4月8日,我们刚刚申报了一个常山县级科技计划项目。项目名为‘山茶油改性粘胶纤维性能及混色纱工艺研究’。”公司总工程师张毅相告,
山茶油改性粘胶纤维,这是一种通过将天然山茶籽油与粘胶纤维结合而开发的功能性纤维材料,项目对新型山茶油改性粘胶纤维性能及与莫代尔、色棉等多组份纤维混色纺纱工艺研究,使产品赋有抗氧化、润滑、抗菌及保湿特性。
常山山茶油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常山享有“中国油茶之乡”的美誉,油茶栽培历史悠久,茶油品质优良,具有护肝、抗氧化、降血脂等功效,常山同时是全国油茶交易中心和价格指导中心,油茶产业在浙江省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山茶油纤维严重依赖日本进口,国内少数化纤厂还未能大批量生产,尚在推广应用阶段,通过研究山茶油改性粘胶纤维性能及混色纱工艺这个课题,可以将常山山茶油应用到纤维制造当中,使山茶油产业链扩大延伸到纺织领域。
“山茶油纤维纺纱工艺的核心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将山茶油的天然功效与纤维结合,需兼顾纺纱可纺性和功能持久性。未来趋势是向绿色化、复合功能化发展,满足市场对健康环保纺织品的需求,有利于常山山茶油产业链的延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张毅相告,项目完成后,预计年销售120吨,销售收入582万元,产品附加值大大高于传统产品。达产后,两年即可收回110余万元的研发投入。
2024年10月至2024年12月,公司成立10余人的研发团队,收集山茶油改性粘胶纤维性能特性等相关资料,今年1月至4月完成项目可行性分析,5月至7月将完成产品设计、试纺、技术指标测试,预计今年8月至10月投产运行。
瞄准传统山茶油进行产业升级,其底气何在?历史可以追溯到1965年的常纺,近年来与时俱进,建立了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和省级博士创新站,不断创新。公司负责人举了个例子: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常纺公司与东华大学及相关单位、企业,共同完成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计划研发项目“匀弹高稳牛仔面料绿色高效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公司是项目中匀包匀弹包芯纱研发第一完成单位,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2024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上一篇:衢州市最新“癌情”报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