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卫平
按照党中央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开展,这是坚持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的重大举措。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自2012年12月迄今十多年来,党中央始终以一抓到底的持续发力抓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充分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决心。
中央八项规定从微观层面抓细节,用具体规定立党的规矩
作为党的十八大之后制定的第一部重要党内法规,中央八项规定为党立规矩,是贯彻制度治党的重要举措。这一党内法规落实《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要求,把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遵循的根本原则、坚守的严密纪律具体化,以“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铮铮宣示,向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作出掷地有声的承诺,迈出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的步伐。
中国共产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管党治党必须依规治党。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指出“我们党的党内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没有政治上的规矩不能成其为政党”。这些重要论述,坚持守正创新,把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与徙木立信紧密相结合,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新的着力点。
在党的建设实践中,从严管党治党形成了许多纪律和规矩,对推进党的事业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要定规矩”,强调中央八项规定“是很重要的规矩”,“制定这方面的规矩,指导思想就是从严要求,体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中央八项规定从微观层面抓细节,用具体规定立党的规矩,扎紧党规党纪的笼子,把党的纪律刻印在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心上,用立党的规矩设定党员和干部不能逾越的“红线”“底线”,以扬清激浊端正党的作风。中央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党内政治生态和社会面貌因此而发生深刻变化。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了从管党治党宽松软向严紧硬的转变,与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有着直接的关系。
中央八项规定具有全局性和统领性的意义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各个层面的内在结构要求党建设部署的系统性,形成党的建设科学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大力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突破性进展,使党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到一个月,党中央就作出八项规定,提出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简短有力,指向明确,具有重要意义。
从内容看,中央八项规定约束的都是小事情,但体现的却是大的战略思维。怎样理解这个道理?“大”和“小”不能简单从词义上加以机械理解,把中央八项规定局限于小事情的认识上,就难以深刻把握其重大意义。从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看,“抓大”的要义是抓住主要矛盾,通过抓主要矛盾使其他矛盾迎刃而解。党中央部署新时代党的建设体现清晰的思维逻辑,即把转变党的作风作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重点任务。坚持党的性质宗旨,是中央八项规定以小见大的集中体现。中央八项规定聚焦的问题覆盖党的作风建设重要方面,从根本上看是关系党的性质宗旨的大问题,体现践行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行动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直面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了党风、政风、社风好转。”这个重要论述表明,中央八项规定具有全局性和统领性的意义,这些规定以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针对性,既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开局破题,又为开创党的作风建设新局面树立了方向标。
中央八项规定贯穿的精神就是严
始终保持加强党的建设的清醒和坚定,不仅要从理论上加深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思想认识,还要不断增强付诸行动的实践自觉。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入推进呈现两个突出特征,一是严,二是实,两者统一于把严的要求、严的标准落脚到实的态度、实的举措。以“从严”要求“抓实”,以“抓实”体现“从严”,严与实相结合,支撑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果。
有一个客观事实值得关注,即中央八项规定对一些方面提出的规范性要求不是党的十八大才提出的,关于调查研究、精简会议和文件、领导出访考察、警卫工作、新闻报道以及厉行勤俭节约,在党的建设实践历史上都有相关文件的规定,遵循原则、基本要求和实行办法也是明确的。然而,规范明确了不等于问题解决了,把文件的明确规定变成规范的严格执行,必须紧紧抓住实践这个重要环节。党中央提出的要求如果得不到坚决的执行,规范也就成为文件的摆设,起不到约束的作用。
中央八项规定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党的作风的一些重要方面提出规范性要求,贯穿的精神就是严,体现的特点就是实。新时代十多年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体现中央八项规定的实,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揪住“四风”问题不放,紧盯党的不正之风变化的新动向,及时提出纠治举措。二是建立健全党的作风建设固本机制、日常管理机制、防控机制、领导示范机制、实践活动机制、考核测评机制,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开展。
从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中央八项规定,到党的十九大后中央政治局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到党的二十大后中央政治局再次审议实施细则,不断以更高的要求对相关内容进一步作出细化和完善,在此过程中形成的80条禁令清单,充分体现了中央八项规定将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伴随从严管党治党的全过程,贯穿深化党的作风建设的各环节。
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这是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题中之义,也是巩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成果的必然要求。宽宽松松是建不好党的,不把从严要求坚持到底,管党治党就难以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作为永恒课题,党的作风建设决不能成为“半吊子”工程,持续发力不仅需要发扬韧劲精神,而且需要时做时变、常做常新,结合党的工作重心转变和形势发展要求,不断作出内容调适,及时作出新的部署。党的作风建设既有久治不愈的顽症需要坚持治理,也有新情况产生新的问题必须高度警觉。此外,有些不正之风经过整治得到纠治,但又存在回潮反弹的可能。这些情况警示我们,党的作风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继续保持管党治党的从严力度,才能使全面从严治党的阶段性成果发挥持久的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管党治党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须坚决防止转变党的作风出现刮一阵风、雨过地皮湿的现象。党的建设严一时松一阵就会前功尽弃。党的二十大强调“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表达了把从严要求贯彻到底的坚定意志。
党中央部署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思想和实践逻辑就是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巩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全面落实,形成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全党行动,任何党员、干部都不应成为“局外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的奋斗,激励全党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动力,谱写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新篇章。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一篇:副中心政务服务迭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