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安徽新闻网
“3、2、1,发射!”4月11日,随着一声令下,凤台县人工增雨作业点炮声隆隆,没过多久,一阵“及时雨”便洋洋洒洒而来。这是凤台县气象局人工作业队伍根据当前气象条件,为缓解旱情、降低森林火险等级,择机进行的一次人工增雨作业。
“这次人工增雨将缓解部分麦田受干旱影响的压力,我们会保持密切关注,随时作好准备,让农作物喝上‘救命水’。”凤台县气象局相关负责人王西贵说。
当前小麦已进入拔节孕穗期,是生长旺盛期,需水需肥量激增,也是决定亩穗数、穗粒数的关键期。眼下,凤台县抢抓时机,浇好孕穗水,全力以赴抗旱保苗夺丰收。
“我今年种了1000多亩小麦。根据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我们及时进行了麦田喷灌,同时结合‘一喷三防’呵护小麦成长。”在凤台县杨村镇的沿淝糯米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陈宏斌种植的1000多亩小麦土壤墒情不足,旱情初显。面对这一情况,县里的农业科技特派员现场指导他针对性地开展抗旱作业,为孕穗期的小麦及时提供水分。
一季度以来,凤台县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持续干旱天气给部分小麦生长带来不同程度旱情。为确保小麦稳产高产,凤台县组织农业专家、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看墒情、定旱情,根据不同地块的土壤墒情、小麦长势等情况,为农户制定个性化的抗旱浇水方案,指导农户科学浇水、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
根据该县12个墒情监测点监测和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抽样监测,全县小麦土壤基本表现表墒不足。淮南市凤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苏梅表示,农业部门建议农户根据苗情充分利用现有的抗旱设备,采取喷灌等技术措施,增加灌溉频率,为夏粮丰产丰收夯实基础。
(记者 柏松 通讯员 李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