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万得信息(Wind Information)与山水携手,在Wind金融终端ESG评级栏目中全新推出【生物多样性风险】页面,本文介绍该页面的背景、使用指南、方法论和价值。
双方已于3月28日在Wind金融终端成功举办直播路演,观看链接:【ESG百家讲坛】山水×Wind ESG 企业生物多样性主流化:从风险识别开始https://3c.wind.com.cn/l/DiHC?shareUserSign=DDsrn
01背景
全球生物多样性正以空前的速度丧失,世界经济论坛的《2024年全球风险报告》将“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崩溃”列为全球最严峻的风险之一。为了应对这一危机,国际社会早在202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就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出"30×30"核心目标及23项行动目标,以求在2030年内遏制并逆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也正在逐步强化法律框架与监管体系。我国对生态敏感区的保护与监管主要依托《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自然保护区条例》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相关项目建设进行严格约束。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其他区域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前提下,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实行限制开发。所有建设项目,必须依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根据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选择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方式,明确评估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环评审核时,涉及国家或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建设项目,必须征求主管部门意见。
对企业而言,生物多样性风险已从环境议题升级为系统性经营风险。如果企业忽视这些法律法规要求,未能充分评估建设项目的生物多样性风险,不仅可能面临停工、罚款和生态修复的行政处罚,还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导致项目延误甚至终止。因此,在生态敏感区周围及重要野生动物栖息地附近推进项目,企业必须提前识别风险,严格遵守相关法规,避免合规风险。
同时,随着《昆蒙框架》目标15的逐步落地,针对生物多样性的信息披露已从“可选项”逐步成为“必选项”。国际层面,TNFD框架提供"LEAP"框架指导企业识别价值链中的自然相关风险、依赖和影响;GRI于2024年重新修订生物多样性议题标准,丰富披露项,并给出具体的操作建议,提高了企业披露的可操作性。在国内,我国信息披露要求及其监管体系也正在逐步完善。2024年,生态环境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三大交易所《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和财政部《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分别从顶层战略规划、具体操作实施指引和基础性指导原则几个层面初步构建我国的披露监管框架,对生物多样性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此背景下,企业和金融机构面临着迫切的需求去适应新的规范和标准,但却在生物多样性风险评估上面临重大挑战,急需一个生物多样性风险信息提供平台,支持其了解和评估生物多样性相关风险。这不仅可以应对监管需求,并帮助金融机构和企业有效管理财务风险,还能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建立良好声誉,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为此,万得信息(Wind Information)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携手合作,于近日在Wind金融终端ESG评级栏目中全新推出【生物多样性风险】页面。
02快速上手,页面导览与方法论全攻略
在本节,山小水将为您介绍整个页面的构成、概念,以及该页面评价体系的数据与方法论。
1.页面导览
以截图为例,山小水为大家系统介绍【生物多样性风险】页面,方便各位快速上手使用。
Wind金融终端【生物多样性风险】页面
查看路径:首页->Wind ESG评级->环境风险分析
注:本评估使用可获得的物种分布记录以及对相应类群物种的影响范围进行推算来代表“物种栖息地”。详细的压力等级评定标准,请查阅《企业生物多样性压力评估报告2021》第65页。
风险评估总分:
将法定生态保护区域压力严重程度、法定生态保护区域压力普遍程度、保护/受威胁物种压力严重程度、保护/受威胁物种压力普遍程度分别按2:2:1:1的权重进行计算,获得压力评估的总分。分数越高,代表识别到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压力及潜在影响越小。权重设置(2:2:1:1)体现了"先合规后治理"的管理逻辑,优先规避法定保护区相关风险,帮助企业量化环境合规的优先顺序与资源投入性价比。
注:10分代表基于已有数据,未识别到企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压力,但不排除由于数据不足而低估压力的可能。
关联风险企业&风险明细表:
关联风险企业:即该公司及其子公司中,共有多少家对生态敏感区具有潜在影响。详情见页面下方的风险明细表格,在表格中展示了该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各项评分明细,并标注了其涉及的最高等级法定生态保护区域与保护/受威胁物种。
行业分布:
该企业的风险评估总分在其所处行业中的位置排序,可以横向对比本行业中各公司的生物多样性表现,也可以了解不同行业的总体生物多样性风险水平与结构。
注:
• 本评估数据每3个月更新一次。
• 本页面所展示的数据和内容由万得及合作伙伴基于公开信息叠加计算得出,仅反映部分信息,无法全面代表受评公司及其关联公司、项目位点的全部情况。
• 本评估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投资工具或交易策略的建议或依据。本公司及合作伙伴不对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作任何保证,且对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页面内容而造成的任何损失不承担法律责任。
2.方法论
2022年,在“益心华泰 一个长江”生态保护公益项目的支持下,山水联合多家研究和保护机构,发布了《企业生物多样性压力评估报告2021》。报告基于自然观察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和国内外其他主流生物多样性数据,构建了企业生物多样性压力评估框架,用于评估企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压力,旨在助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
本页面所使用的评价体系正是基于“企业生物多样性压力评估”框架整合而来,本页面上的“风险”,即对应该框架里的“压力”。本评价体系旨在评估公司生产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压力及潜在影响,重点关注位于生态敏感区附近的企业生产经营位置。本评价体系中的生态敏感区主要包括了部分法定生态保护区域和保护/受威胁物种的栖息地。针对两个直接压力,又分为严重程度与普遍程度。采用"严重程度×普遍程度"的矩阵评估,能够更精准区分偶发性违规(单个子公司高风险)与系统性风险(多家子公司中风险)。
本页面所使用的数据库,集成了1476个物种的1790436条物种记录数据,包含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自然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国际重要湿地在内的6700个保护地边界,以及178469个建设项目环评位点,并且数据正在持续增加中。这也是生物多样性空间数据在企业风险识别上的一次应用与探索。
本页面所使用的评估框架与数据
注:本评估暂时无法涵盖所有的生态敏感区,且结果基于空间数据叠加的理论计算,不代表企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实际影响,且可能在数据时效性、覆盖范围等方面存在局限性。
03【生物多样性风险】页面,金融机构与企业的环境风险管控工具
那么这个页面可以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哪些具体信息和服务呢?山小水在此抛砖引玉,简单列举,期待用户进行更深入、丰富的探索。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生物多样性风险】页面是评估投资项目或企业环境风险的重要工具,它在投融资决策和风险管理方面发挥着多重作用。
首先,金融机构可参考本页面数据将生物多样性纳入风险管理框架。该页面通过穿透子公司建设项目点位信息,精准识别上市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对法定生态保护区和物种栖息地的潜在影响。因此有助于用户判断投资项目的环境风险水平,并通过风险评估总分和风险明细数据,量化投资标的生物多样性风险敞口,进而进行风险管理与防控,避免因忽视生物多样性风险问题导致的资产减值或声誉损失。
进一步地,金融机构可将生物多样性风险数据嵌入投前尽调环节,筛选低风险标的并合理调整估值模型;在投后管理中可以动态监测企业生态影响,及时灵活地调整投资策略。在投资决策全流程中纳入生物多样性因素,能够提升投资组合的可持续韧性,亦是ESG整合策略的关键实践,有助于满足投资者的可持续偏好。
另外,该数据体系也为创新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产品提供了支持。通过量化企业生态敏感区压力值及体系化的风险矩阵,金融机构可参照创新生物多样性主题基金,或者依据生物多样性压力分级设计阶梯利率债券,或者创新与自然绩效挂钩的债券产品,将融资成本与企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动态绑定。
对于企业,【生物多样性风险】页面提供了全面的信息,以帮助识别和管理其生产运营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尤其是基础建设的土地利用带来的风险。
企业可以通过该页面了解自身及其子公司在生态敏感区的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具体影响,包括压力的严重程度和普遍程度。这些洞察有助于企业全面评估自身的生物多样性风险水平,并据此制定相应的风险缓解措施和管理策略。
除了自身,企业还可以利用该页面进行供应链的风险筛查,通过尽职调查与风险分级管理,确保上下游供应商的活动不会增加自身的生物多样性风险。
与此同时,通过与行业内其他公司的对比分析,企业可以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学习行业最佳实践,加速推动自身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持续改进。
此外,企业通过动态监测法定保护区压力等级的变化,可以及时调整环保应急预案,确保业务运营活动符合环境保护法规要求,规避行政处罚或项目中止风险。同时基于压力评估数据主动披露生物多样性管理进展,应对国内外日益严格的生物多样性信息披露要求,巩固利益相关方的信心。
【生物多样性风险】页面的特点和功能
04用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估工具(BiA)辅助项目决策,有效降低生物多样性风险
企业如何才能最有效地降低生物多样性风险,如何才能最大程度上地减小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呢?生物多样性影响一旦产生,想要再进行最小化、修复和抵消都是具有挑战性的,效果也相对有限。因而,管理生物多样性风险的首要措施,即从项目规划之初就避免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其中,优化选址就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即避开生物多样性高风险区域。
企业可以借助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估工具(BiA)进行选址。BiA是基于评价体系相同数据库的另一个应用,是中国区首个收录于TNFD官方工具目录的风险评估工具。BiA支持用户上传建设项目位点和矢量边界,自由设定评估范围,并筛查评估范围内涉及的重要物种和保护地。免费下载的报告中会详细列出所有涉及物种及其保护等级,和所有涉及的保护地及其类型、级别,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建设项目选址,从源头减少大型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生物多样性破环和栖息地丧失。
在大型建设项目开工建造之前的项目规划及环评阶段提前检测其生物多样性影响,提前识别风险,从而做出可能的决策变更,避免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丧失,以及预防由于缺乏及早的生物多样性风险预警而对建设方和投资方等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
更多信息&免费使用,请直接访问BiA网页端:https://bia.hinatur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