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文婧
4月7日晚间,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商品城”)率先发布了A股首份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小商品城实现营业收入31.61亿元,同比增长17.93%;归母净利润为8.03亿元,同比增长12.6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95亿元,同比增长15.14%。利润增长主要是由于市场经营及新业务等毛利同比增加。
小商品城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57.37亿元,同比增长39.27%;归母净利润30.74亿元,同比增长14.85%。营收、归母净利润等多项核心财务指标均创下公司自2002年上市以来的最好成绩。
一直以来,义乌市场在全球小商品供应链中占据核心地位,小商品城旗下义乌国际商贸城作为全球知名的小商品贸易中心,以其庞大的市场成交额和广泛的商品种类,持续多年稳居全国综合市场领先地位。2024年,义乌国际商贸城日均客流22.43万人次,同比增长12.15%,年吸引进入市场的全球采购商超百万人次,覆盖230多个国家及地区,中东、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采购份额持续提升。
小商品城统筹推进市场创新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以数字化改革突破传统业务物理限制。小商品城将AI作为重构全球贸易价值链的核心驱动力,正积极推动实体市场与数字生态协同发展。此外,公司全球数贸中心建设全面提速,其中市场板块计划于2025年10月份开业。
中国民协新质生产力委员会秘书长吴高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小商品城积极拓展新业务,并加快新技术新应用赋能,Chinagoods平台和跨境支付体系‘义支付’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效助推公司业务提质升级,增强了整体竞争力。小商品城通过‘低成本普惠+商业闭环’,降低贸易成本、缩短贸易链条、提升贸易效率,持续为小商品流通创造价值,并实现自身业务的快速发展。”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小商品城旗下Chinagoods平台注册采购商突破480万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大数据有限公司(Chinagoods平台经营主体)实现营收3.41亿元,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大增102.05%。公司推出的“数字老板娘”IP赋能商户超1.9万家。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小商品城借助AIGC等技术强化了传统市场的数字化形象,‘数字老板娘’IP的打造拉近了与商家的距离,推动传统市场向数字化、智能化外贸生态转变,提升整体竞争力,促进传统市场与外贸生态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据悉,义乌国际商贸城210多万SKU(最小存货单位)的商品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批发和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货源基础。凭借市场与多样化商品、历史积淀的产业基础、政策塑造的营商环境、物流交通优势、电商与数字化发展等多重优势,义乌的批发和零售业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锚定“全球知名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商”战略定位,小商品城正不断丰富和完善三大生态系统,持续加强、巩固我国日用消费品供应链在全球贸易中的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