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共接待入境游客13190万人次,同比增长61%,恢复到2019年的九成以上,远高于2023年的恢复水平。免签政策对入境旅游拉动效应明显,但仍存在客源市场复苏不均衡、主要城市目的地入境旅游复苏步伐不一等情况。
《报告》提到,根据最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4年,入境游客13190万人次,同比增长60.8%。免签政策对新马泰等近程市场的效应明显,他们是恢复最快的外国客源市场。日韩、欧美市场恢复较慢,来自中东欧地区、中亚地区等地的新兴客源市场具有开发潜力。
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入境旅游接待规模及恢复水平较高。2024年,这四个城市的入境游客接待量均接近或超过400万人次。市场基数较小的部分城市恢复速度相对更快,2024年张家界和杭州的入境游客接待量明显增加。
入境游客需求日益多元的市场趋势推动旅游供给向多元化发展。比如,一些原本专注于出境旅游的旅行商,正在转型进入入境旅游领域,传统包价旅行服务商正在积极调整业务策略,根据入境游客的个性化偏好与需求,量身定制旅行线路产品。另外,AI等技术正在深度融入旅行服务业。国际上出现了许多成熟的旅行规划AI工具,我国也有专门服务来华国际游客的垂直AI平台。长远来看,随着AI技术和其他数字化工具的进一步应用,行业分化趋势或将愈加明显,进一步影响传统旅行商的业务范围。
《报告》也提出促进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继续提升来华签证和在华旅行便利度,通过数字技术和工具,提升签证申请和通关效率,继续识别并解决外国游客在旅行过程中遇到的堵点和痛点,如英文电子地图、热门景区预约、境外APP登录等;创新旅游推广体制机制,组建由专业人员构成的旅游推广机构,提升目的地管理和营销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并逐步建立目的地营销绩效考评机制。另外,《报告》提出,当前我国对外公布的入境旅游统计包含条目较少、颗粒度较粗、发布时间相对滞后等问题,不利于各方面对入境旅游市场进行深入研判。在国家和省级以及重点旅游城市层面,可打通各部门的数据壁垒,及时公布主要客源市场来华旅游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