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日报
高铁宝坻站开通运营两年多,由每日经停14列车增加到23列车,周末再增加2列。从此站上下车的旅客逐渐增多,旅客接驳上出现的问题凸显。近日,有市民通过《天津日报》微信公众号“16区主官周记·政民连心桥 有事您说话”栏目反映,从高铁宝坻站往返宝坻城区不方便,希望增加公共交通的服务时间。
“高铁宝坻站是一个热门站点,但从宝坻城区没有直达公交车,过路的公交车发车间隔比较长,有时候半小时等不来一辆车,乘坐不太方便。”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有时候他19时左右下车回宝坻城区,只能打出租车。和李先生有同样苦恼的还有一些在宝坻区与北京、唐山等地之间通勤的人员,他们的诉求是延长公交车运营时间,或者增设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更好地接驳旅客。
据了解,京唐、京滨两条城际铁路,串起了京津冀地区的多座城市,宝坻区是这两条铁路的“交会点”。开通以来,从该站前往唐山、北京的客流明显增加,早晚通勤旅客人数也日益增多,特别是节假日期间,客流上升较为明显。宝坻站向北大约11公里是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高铁的开通成为园区部分员工日常通勤的重要交通工具。
高铁宝坻站接驳问题怎么解决?记者从宝坻区政府获悉,该区通过“智能网联车+公交车”的公共交通方式来满足旅客的需求。去年,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至高铁宝坻站“车路协同智慧公交示范线路”项目已经完成道路测试,正在进行示范应用,每日发车12班次(上下午各6个班次),通勤乘客可以免费乘坐无人驾驶智能网联车往返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和高铁宝坻站。而该区也在高铁宝坻站正式启用时就布局了多条公交线路,有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至高铁宝坻站宝58-1、58-2、59路三条公交线路,宝58-1路为快速直达线路,从高铁宝坻站直达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中间不设站、不停靠,每日发车24班次;宝58-2路是快速公交线路,每日发车36班次;宝59路每日发车36班次。宝58-2、59路公交在高铁宝坻站的到站和发车时刻与高铁车次高度契合,涵盖了5:30—22:10各个时段,做到了“高铁不到站、公交不收车”。
另外,为了方便旅客往返宝坻城区和高铁站,宝9、14路公交线路进行了调整,将高铁宝坻站与京津新城、大学城、九园管委会、津侨小镇等重要点位有效连接,“公交+高铁”服务百姓出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上一篇:延链增值端牢粮食饭碗
下一篇:80载深情 守护烈士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