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京晨报
嘿,小伙伴们!你们知道清明节前一天还有个“寒食节”吗?这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传统节日,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遗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充满故事的节日吧!
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一个感人的故事。晋国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君”救了晋文公,后来却不愿做官隐居山林。晋文公为逼他出山放火烧林,结果介子推宁死不出。为了纪念这位忠诚的大臣,人们就在这天不生火、吃冷食,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古代过寒食节可有趣了!家家户户像玩“停电游戏”一样熄灭灶火,只能吃冷冰冰的青团和寒食粥。大家还会插柳枝在门上,就像给房子戴绿发卡;去郊外踏青时,小燕子会跟着人们“叽叽喳喳”报春呢!
唐宋时期,诗人们最爱写寒食诗。韩翃的“春城无处不飞花”、白居易的“清明寒食谁家哭”,都是描写这个节日的千古名句。
虽然现在我们不再吃冷食了,但寒食节承载的忠义精神和家族情怀依然值得铭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或许我们该放慢脚步,像古人一样,在春天里感受生命的轮回,感恩先人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