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4 年年报,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67.5 亿元,同比增长13.2%;实现归母净利润9.4 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8亿元,同比增长0.4%。
24 年营收创新高,盈利能力稳健。公司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67.5 亿元(+13.2%);实现归母净利润9.4 亿元(+2.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8 亿元(+0.4%)。利润率方面,公司实现毛利率27.6%(-1.4pct),净利率14.4%(-1.1pct)。期间费用率方面,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8/5.4/5.2/0.4%,整体期间费用率较23 年同期提升1.2pct。收入和净利润增长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规模增长所致。4Q2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 亿元,同比+2.9%,环比+2.7%;实现归母净利润2.0 亿元,同比-37.4%,环比-32.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0 亿元,同比-30.8%,环比-24.6%。利润率方面,公司4Q24 实现毛利率23.7%,同比-5.7pct,环比-6.0pct,净利率11.4%,同比-6.8pct,环比-6.0pct。期间费用率方面,公司4Q24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3/4.1/4.5/1.2%,同比分别-2.1/-0.9/-0.5/+2.2pct,环比分别-1.5/-2.7/-1.0/+3.0pct。会计准则变化导致Q4 毛利率和销售费用下降。
产品布局加速完善,新能源汽车持续渗透。公司持续加快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领域的市场布局,加大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车身结构件、热管理系统和智能驾驶系统上的产品开发力度。结合墨西哥生产基地的产能扩建,加大了在欧美传统汽车零部件市场的产品开发力度。公司多个重点项目在生产能力和产品合格率方面均有所突破,新能源汽车用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超过30%。2024 年,公司研发投入 3.5 亿元,同比+24.2%,不断提高单车价值量,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领域基本实现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汽车结构件、热管理系统、智能驾驶系统等用铝合金高压压铸件产品全覆盖。截止2024 年底公司目前约有产品品种5000 种。
业务技术持续向新,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在技术上,公司包括2000T 以上大型模具自制能力、车身结构件制造技术、3000T 以上产品规模化量产能力、挤压工艺、半固态压铸工艺配套钎焊工艺和高真空压铸技术在内的多项技术工艺实现新的突破; 在业务上,公司开拓机器人领域,设立全资子公司瞬动机器人技术(宁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公司在机器人相关领域的零部件、可穿戴装备终端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开展在工业自动化相关领域的业务发展。同时,公司着力拓展镁合金压铸工艺技术研发,切入汽车轻量化与机器人领域的前沿赛道。
海外生产基地有序建设,全球化部署稳步推进。2024 年,公司累计向全球汽车市场供应产品数量超过5 亿件,马来西亚工厂如期竣工并投入使用,铝合金原材料和锌合金压铸件部分产线均已开始生产。铝合金件生产用厂房的基础设施竣工交付,为公司提供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保障、助力拓展东南亚市场的同时,也为产品出口美国市场做储备。墨西哥工厂一期工厂扭亏为盈,二期工程按计划稳步推进,计划于2025 年第二季度投入生产。墨西哥工厂未来产品范围涵盖新能源汽车车身部件、三电系统及其他汽车用铝合金产 品、人形机器人结构件产品等。配合公司设立的北美市场开发部,投产后将进一步加大公司在北美市场的竞争力,增强与全球跨国汽车零部件厂商及主机厂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深度合作。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公司加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和智能汽车领域布局,坚持技术创新和开拓新业务线,促进营收稳健增长,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持续有效地推进降本措施,且受益于规模经济和整体效益的提升,经营质量得以改善。随着公司产能建设有序推进,马来西亚工厂如期竣工并投入使用,墨西哥一期工厂扭亏为盈、二期工厂建设稳步推进,预计公司25-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13.4/15.4 亿元,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形势恶化;汇率波动影响海外产品销售和公司业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技术迭代加速;地缘政治变动导致海外市场不稳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