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4日讯 青岛地铁9号线一期主要服务城阳核心区,建成后将打通胶州湾北岸东西向快速通道。截至3月底,地铁9号线12座车站已全部开工,7座车站主体结构实现封顶,机械掘进设备累计始发12台,区间掘进累计完成18.2%,土建工程累计完成48%,施工“进度条”不断刷新。
在中铁二十局承建的西荆站施工现场,一位中国矿业大学毕业的95后硕士监理与一位50余岁转行信号工的临沂女工,以师徒之名上演了一场关于安全与技术的“双向奔赴”。这对年龄差近30岁的组合,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改写了西荆站的施工安全史,也改写了彼此的人生轨迹。
监理工程师董光辉与信号工尹春花在西荆站师徒:从“纸上规范”到“手上功夫”
2023年初,当西荆站附属结构基坑开挖时,54岁的尹春花第一次来到地铁工地,项目部没人想到这位操着临沂口音、此前大半辈子都在养猪的大妈会成为推动西荆站吊装安全的关键人物。她觉得养猪不挣钱,就去工地上做小工。后来觉得做小工挣钱少,又学出了个信号工的证。
与此同时,27岁的监理工程师董光辉刚刚从中国矿业大学硕士毕业不久,带着满腔的热情来到施工现场,最初面对这些连钢丝绳受力方向都摸不清的“高龄学徒”时,也曾头疼:“几十页的PPT安全培训,考完试她转头就忘。现场巡查时仍能发现培训过的吊装问题。”
转机出现在青岛地铁集团开展班组建设后,董光辉敏锐的发现了尹春花等信号工们工作积极性的提高。这时,这位戴着眼镜的矿大高材生展现出破局智慧:他拉着机械专家现场教学,致电徐州重工获取设备参数,甚至把成捆钢筋的吊牌变成教学道具。当尹春花亲眼看到文献中钢丝绳断丝超标处的显微镜成像、听到专家对设备参数的详细解读,终于把各项吊装要求刻进了操作习惯。在面临集团安全监督部门现场检查时,56岁的尹春花麻利的答出“十不吊”的内容,这个曾因在农村日复一日养猪而感到枯燥的农村妇女,已成为能拿着数据单和技术员“叫板”的明星信号工,工资也从3600元跃升至近7000元。
如今,尹春花的工装口袋里仍装着她这位年轻的硕士导师手绘的“环扣受力方向图”,而董光辉的监理日志里多了一段感悟:“真正的安全不是红线警示,而是让每个平凡建设者都成为安全数据的解读者与践行者。”
监理部室建设:从“三层检查”到“沉浸式共建”
当科学管理遇见基层智慧,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也能开出蜕变之花。班组是地铁建设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元,也是最小的“能量细胞”。通过开展班组建设,才能让其焕发出大能量。与此同时,地铁9号线的监理部室建设在逐步成形见效,董光辉的赋能一线工作也悄然开展。
在2024年底西荆站饰面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董光辉在模板安装节点验收环节发现,脱模剂的喷涂效果不好,施工单位中铁二十局项目部主动拆模重喷。“班组辛辛苦苦安装完模板再拆掉,太伤士气了,不拆又不能保证混凝土面的光滑平顺。”董光辉至今都叹气不已。
为此,他打破传统验收流程,将节点验收改为环节验收,主动参与到饰面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的每一小步。通过与项目部一起梳理,将饰面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细分到模板打磨、脱模剂喷涂、矮边墙处理等16个环节,并细化了每一环节的施工要点及验收标准,形成环节验收清单,班组自检、项目部自检、监理验收三道检查都进行签字确认后再进行下一环节施工。在环节验收清单上,模板打磨次数、矮边墙平直度、钢模板拼缝等200余项指标被量化追踪。
环节验收成效十分明显,结构施工各班组施工一次验收通过率也得到显著提升,逐渐由74%提高至90%,直至现在的100%。“这样验收确实会累一些,饰面高性能混凝土是建设世界一流地铁的优质核心目标,能够高标准完成这个目标,累也值得。”董光辉说道。2025年,西荆站已经连续7板侧墙混凝土评为A级,侧墙混凝土的整体达A率也由2024年底的48%上升至64%。
“监理不能只当挑刺的‘监工’,要做解决问题的‘合伙人’。”作为地铁9号线监理三标监理部室的一员,董光辉所在的监理部室获评青岛地铁集团示范监理部室。青岛地铁集团监理部室建设的开展,让监理人员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实现个人能力、业务管理、服务水平三条线同提升,实现施工需求与监理服务无缝衔接著,同时将“安全、质量”等数据能溯源到监理项目、到小组、到个人,实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程质量全过程管控,为建设世界一流地铁注入了新动能。(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通讯员 吕艳龙)
责任编辑:周晓
(作者:周建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