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大规模、强技术、紧配合的‘持久战’,这一仗我们必须打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特飞所高速水动力研究中心主任吴彬说道。会议室里,灯光如昼,将气氛烘得炽热。在这个仅有5个工位却容纳7个人的方寸之间,“鲲龙”AG600飞机适航取证团队的党员们正围坐一起展开激烈讨论。狭小的空间内,思维的火花激烈碰撞,一场为AG600适航取证而拼搏的战斗已经打响。
时间不等人。在AG600飞机取证的目标下,囿于前期试飞环境条件不满足要求、缺乏数据支撑,水面运行的风速限制符合性验证成为一个巨大问题,如不解决将造成大部分符合性文件认可迟滞。
积极探索“党建+创新”新思路,水动力研究中心党支部推进“翱翔海空、逐梦蓝天”党建工作品牌建设,在科研攻坚的浩渺苍穹描绘出坚实有力的奋进轨迹。围绕型号任务和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党支部明确了“11267”党建工作思路,构建“科学研究+支撑服务+科研管理”三位一体人才队伍“党建+创新”行动项。
聚焦党建引领创新力提升,党支部创建“123N”科技创新平台,依托“1”个青年文明号、“2”个创新工作室、“3”个重点实验室和“N”个创新突击小组,形成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平台。围绕高速水动力科技创新定义及需求,先后建立多支创新型突击小组,助力型号研制、预先研究和对外技术支持。围绕高速水动力研究方向,引领开展了高速水动力湖北省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创建及挂牌工作。
“前沿沙龙”技术交流分享会、“薪火相传”讲堂、专家“来室讲学”……党支部不断完善学习载体、打造学习品牌、倡导“四个一”工作法,让每名党员每年深入了解一项技术、抓取一个典型案例、形成一门专业课程、讲授一期专业讲座,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载体,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全体职工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党支部设立党员积分制度,开展“学习之星”和“创新之星”季度评比,激发全体党员的学习和创新热情。
党支部通过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五小”创新创效、技术比武、QC等,形成了全员争先创新的浓厚氛围,曾被认定为全国首批二星级“青年文明号”,创建的“张家旭创新工作室”被授予湖北示范创新工作室,“乘风破浪”青年创新工作室获得2023年湖北省风采展示大赛三等奖。 (梅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