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玉飞 报道
近日,济南市教育局收到了一封来自学生家长的感谢信。这封信饱含深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一位教师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写信的是钢城区市民赵新军,他是去年济南市莱芜第四中学高三毕业生赵文静的父亲。他在信中提到,孩子刚上高中时成绩并不理想,基础薄弱且学习压力大,思想上一度松懈。然而,在班主任付本军老师的悉心教导与耐心鼓励下,孩子逐步树立了学习的信心,从最初的班级三十几名跃升至高考时的班级第三名,并以500多分的成绩被泰山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录取。
更令赵新军感动的是,在家庭遭遇困境时,付本军老师主动伸出援手。去年,赵新军家中老人因癌症住院治疗,高额的医疗费用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与此同时,赵文静即将踏入大学校园,学费问题成为全家难以逾越的障碍。得知这一情况后,付本军第一时间联系钢城区红十字会,为赵文静申请到一笔助学金,及时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如果没有付老师的帮助,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赵新军在感谢信中坦言,“他的善举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也让孩子更加坚定了求学的信心。”
近日,记者来到钢城区汶源街道北金水河村,见到了赵新军。据他介绍,孩子刚上高中时成绩很不理想,甚至有些自暴自弃,但付本军老师始终没有放弃她,而是通过一次次细致入微的辅导,帮助孩子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三年时间里,无论寒暑假期还是日常教学,付老师从未间断过对孩子的关注和支持。”赵新军感慨道,“最终,孩子以500多分的高考成绩考入泰山学院,这份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付老师三年来的悉心教导与培养。”
采访过程中,赵文静也从学校拨通了视频电话向付本军表达谢意。她表示,将铭记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悉心指导,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和父母的期望,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汇报家庭、回报社会。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年轻教师,付本军始终践行“做有温度的教育,宽严相济,用爱心呵护学生成长”的理念。他认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希望我的学生不仅能通过高考改变命运,更能学会感恩、回报社会。”他说。
在日常教学中,付本军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课堂之外,他则扮演着“父亲”般的角色,倾听学生的烦恼,解决他们的困惑。正是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他赢得了学校领导、同事以及无数学生及其家长的高度认可与尊敬。
上一篇:牡丹节会将至,定陶区文旅活力井喷
下一篇:大龄孤独症患者未来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