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苏州新闻网
苏报讯 昨天,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在京举行。会上,苏州被确定为全国科技助残重点联系地区,今后将依托区域产业优势,重点围绕人工智能、脑机接口、智能辅具等领域,构建“技术研发—场景验证—产业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残疾人获得感。
近年来,苏州持续加大投入,在科技助残领域展现强劲实力与显著优势,一系列科技助残产品日臻成熟。目前,苏州开发的无障碍地图系统已推广至江苏省13个设区市,累计服务4523万人次,直接惠及超过570万人群。去年,苏州团队研发的“智能仿生手”在瑞士全球辅助技术奥运会上斩获“上肢义肢”组冠军,打破欧美企业垄断,实现中国高端辅具国际领跑。苏州还在眼控仪、手语翻译系统、可穿戴情绪监测设备等前沿技术与产品研发上为助残服务提供丰富实用的解决方案,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与社会参与度。
据介绍,未来苏州将全面加快推进科技助残行动计划,打造科技助残孵化器。面向全国吸纳助残科技项目,为初创团队提供场地、资金、技术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加速项目落地转化。成立科技助残创新联盟,针对视力、听力、肢体、智力和精神5类残疾人的差异化需求,系统整合科技研发企业资源,集中优势力量攻克各类科技助残产品研发中的技术难题,提升产品质量与适用性,推动产业整体升级。同时,苏州将强化助残科技产品在社区、康复机构等的场景化应用。(记者 陈秀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