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潘从武 □ 本报通讯员 于海丽 谷永超 3月下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克逊县夏镇南湖村的万亩杏园里杏花陆续绽放,连日来,南湖村的村民们忙着装扮庭院,迎接各地游客的到来。 3月18日,住在梨花大道的村民买某正在改造自家厕所,想提供给游客有偿使用。村民立即将情况反映给南湖村党总支书记阿地力江·阿不力米提,阿地力江急忙入户。 “你想想,游客千里迢迢来咱们村游玩,作为主人,人家借个厕所你都收费,合适吗?” “这两年游客越来越多,你家每年光靠出租商铺和门前场地就能收入两万元,游客不来,谁出这么好的价钱租你的房?” …… 阿地力江摆出“先义后利”的道理,陈述村里搞旅游业实现村民增收致富的事实,讲清大家要以东道主的热情吸引更多游客,实现旅游业长远发展的目的,再道贪图小利对旅游产业发展及个人收入的不良影响。经过一番劝导,买某放弃了以厕所盈利的想法,愿意让游客免费使用。 南湖村是远近闻名的“杏花村”,但该村的旅游发展也经历过很多困难时期。多年来,南湖村“两委”依托当地自然资源,陆续打造了杏花大道、梨花大道、桃花大道、葡萄大道,不断延伸旅游线路,拓宽旅游业态,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近年来,南湖村作为农旅发展的先行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十几项荣誉。 在果园设置观景台、游客步道、景区全开放、布局统一每个细节都涉及村民利益。如何平衡产业发展和群众利益之间的关系?南湖村汇聚民智,总结出了“先公后私”“先义后利”“先礼后让”“先苦后甜”解纷工作法。 “我出租了梨花大道的两处摊位,每月收益3500元,今年还准备了一驾游览马车,相信收入会更好!”3月18日,南湖村村民艾山江·依布拉依木谈起今年的计划,满怀期待。 艾山江家有8亩地,以前一直以种植甜瓜为主。8年前,村里动员大家发展杏子产业时,夫妻俩因选种发生过矛盾,村委会得知情况后,安排村干部去他家调解。 村干部以“先苦后甜”为思路展开分析。指出种植甜瓜存在劳力投入大、农资成本高、收入单一等问题,接着分析种植杏子的优势,还从瓜果市场行情稳定性和村域未来发展趋势的角度,给出种植杏树的建议。夫妻俩认真考虑后认为,种植杏树虽然前几年可能对收入有所影响,但前景更好、见效时间更长,最终,双方达成种植杏树的共识。 2024年,艾山江售卖青杏、熟杏收入1万多元,旅游收入约7500元,杏园产出的饲草料又增加了养殖收入。 在南湖村,像艾山江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如今大家都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 发展中,村集体与村民、村民与村民之间的利益交汇点也很多,“先公后私”则能让南湖村在实现公共利益的同时,也能保障村民个人利益。 去年3月,杏花季筹备期,南湖村梨花大道被列入游览观赏核心规划区,该大道两旁土地所属的13户村民反映,想在自家土地对应的街面做些小生意。 得知情况后,村“两委”班子研究,梨花大道的规划直接影响到游客体验感,从街道打造、摊位经营、项目开发等方面综合分析后,大家一致认为,由村委会以招商引资方式规划摊位布局,能最大程度提升梨花大道的整体观赏性。 一周后,村委会邀请13户村民商讨摊位经营问题。经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后,村委会制定可行性方案——街面摊位交由村委会打理,给13户村民分配定量的收益,最终完成梨花大道的打造。 不久前,南湖村还通过“先礼后让”解决了村集体与村民的一起矛盾。 今年3月5日,南湖村村委会主任吐尔迪·西克热木在走访时发现,杏花大道主干道路口处的8户村民计划在家门口摆摊,但该路段较狭窄,又是通往万亩杏园的必经之路,游客众多,摆摊势必影响道路通行。 吐尔迪与村民沟通,向大家分析该路段的特殊性,建议村民将摊位迁至杏花大道下游,却遭拒绝。面对村民的抵触情绪,吐尔迪采用“先礼后让”的方式,一边安抚疏导村民,一边协调村委会调整摊位布局,将大型儿童游乐设施、小吃摊位、饰品摊位等吸引游客的项目也调整至杏花大道下游,最终,村民均同意迁址。 “南湖村依托杏产业蹚出了农旅融合发展的路子,靠的是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更与‘四先四后’调解方法有很大关系。”夏镇人大专职副主席、南湖村第一书记艾克拜尔·肉苏力说。 图为3月21日,南湖村“两委”干部向村民叮嘱接待游客的注意事项。 木巴热克·木那瓦尔 摄
上一篇:“走,植树去”
下一篇:以军扩大对加沙南部地面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