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教育帮扶模式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创始人
2025-03-29 10:11:03
0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部署,对教育领域提出了多维赋能的战略要求。地方院校作为区域教育生态的共建者,天然具备“地缘亲缘相近、教育情怀相系、资源供给相适”的优势,依托其服务地方的办学传统、特色化的教育资源和在地化人才培育优势,已经成为乡村振兴教育支撑体系中的关键枢纽。创新定点帮扶模式不仅仅是破解乡村教育困境的最佳选择,更是构建教育反哺乡村的长效机制路径。

  构建多维适配的乡村振兴教育支撑体系。乡村振兴的系统性特征决定了教育帮扶必须突破传统的单一思维,而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地方院校应立足乡村教育振兴的“四大维度”重构帮扶框架:一是人才培养维度,建立“在地化师范生培养+乡村教师定制化培训”双轨机制,精准对接乡村发展人才需求;二是文化振兴维度,创建“非遗传承工作坊”“乡村儿童艺术工坊”等特色平台,在地化建设乡村文化;三是产业赋能维度,结合地方院校课程开发“电商助农技能培训”“乡村文旅课程设计”等实用项目,培养实用性人才,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四是治理创新维度,培育“乡村教育议事会”“家校社协同中心”等新型载体。通过以上多维赋能模式,从而实现教育定点帮扶模式从单一维度输血向立体多维造血转型。

  这种创新实践在多地已初步显现成效:某地方师范学院通过“U-G-S-C”四元联动(高校-政府-学校-社区)建立“产教”融合平台,该平台不仅为师范生提供沉浸式地乡村教育实践场域,同时又帮助乡村学校开发诸如“乡土文化课”“劳动教育课”等特色课程;其次通过建立“乡村教育创新实验室”,设计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乡村儿童财经素养培养”等20多门校本课程,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乡村振兴教育解决方案。这种以需求为导向,精准实施对策,动态调调整适应的创新模式,正在重塑教育定点帮扶的效能边界。

  构建长效帮扶机制。新型协作体系着力构建的是三级联动机制:首先搭建人才储备池,持续通过师资轮训计划保持智力资源供给;其次构建县域产业大数据库,运用新兴区块链技术实现资源动态匹配;最后建立数字化信息跟踪平台,对帮扶项目进行定期评估和验收。

  地方院校具备在地化优势,由此创新提出“三维赋能”模型:一是教育维度,实施“双导师制”,由高校教师与乡村名师共同指导在校师范生;二是文化维度,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馆,比如将胶东剪纸技艺纳入美术师范生的必修课程;三是产业维度,设计开发“研学+电商”的融合课程,培养既懂教学又具备文旅策划能力的复合型师资。这种深度耦合地方特色的帮扶模式,能够使乡村小学教师留任率大幅提升,为乡村振兴的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订单式”人才培养:精准对接乡村需求。地方院校通过与乡村地区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采取以“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方式,精准对接乡村教育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比如,针对乡村学校师资短缺的痛点,高校从指定县域招收定向或委托培养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专业的师范生,同时与乡村学校签订就业协议,直接将定向培养的人才输送到需要的岗位。这种模式一方面有效缓解了乡村教育人才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还提升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整体素质,为乡村教育的长远发展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双师型”教师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为满足乡村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地方院校着力打造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一方面,强化师范生的教育教学理论素质,提高其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教师下派挂职锻炼等方式,让教师在实践中去积累丰富的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双师型”教师能够为乡村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动乡村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乡村经济振兴、全面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多元化人才培养:服务乡村振兴全局。地方院校在关注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根据乡村产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结合新兴技术,积极培养乡村发展所需要的文化旅游人才、农业技术人才、电商人才等等。地方院校通过开设与此相关的专业课程,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为乡村输送多领域、多层次的实用性专业人才。这种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满足了乡村振兴对不同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新动能,有利于乡村踏准时代的节拍,实现全面振兴。

  实施“乡土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开发乡土文化课程:通过田野调查、口述史记录与GIS空间分析,深入挖掘乡村的文化资源:农耕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建立文化要素数据库,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文化遗产的虚拟仿真,构建“文化基因图谱”,利用“文化基因图谱”,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课程。这种“高科技+传统文化”融合的课程体系,成功解码“乡土文化基因”。将这些乡土文化课程纳入地方院校的教学课程体系,使得学生通过这些特色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乡村文化,并主动去传承乡村文化。同时,通过课程的不断推广,让更多的人认同乡村文化的价值,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地方院校还可以通过编写关于乡村传统编织手工艺、民间故事等方面的教材,在校园内开设相关课程,组织学生到乡村进行实地调研和学习,这些举措将有力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文化活动与品牌塑造: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如乡村文化节、文艺演出、民俗展览等,丰富乡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利用地方院校的专业优势,为乡村打造文化品牌进行谋划,形成具有市场辨识度的文化IP,提升乡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互联网+”建立包含乡村文化衍生品开发、乡村体验经济场景营造、乡村数字内容生产的价值网络,将乡村文化与经济发展深度结合,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向纵深发展。

  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建设:与当地政府合作,搭建“5G+AI”智慧教育云平台, 利用地方院校的智力优势,建立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为乡村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提供平台。建设VR/AR乡村文化教育场景数据库,收集开展文化研究、非遗传承培训、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等所产生的成果,为乡村文化传承提供基础,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和进一步发展。

  校地合作共建产业基地:地方院校利用地缘优势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基地。根据不同乡村的产业特点和发展状况,开展诸如农业科技研发、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等项目。与当地农业企业合作,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使得先进的种植技术得以推广、实施,乡村农民的农业管理经验得到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提高。与旅游企业合作,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线路,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发挥地方院校的科研优势,为乡村提供农业科技服务。组织教师和学生深入乡村,开展农业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服务。将高校的科技成果与乡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在乡村实施转化应用,从而提高乡村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比如,有的地方院校研发了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农作物新品种,先行小面积试种,成功后在乡村大面积推广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乡村农民增收致富,乡村经济发展迅速。

  学生实践与创业平台搭建: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创业平台,鼓励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实践。通过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青年创客孵化园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使得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都得到提升。组织学生参与乡村电商项目,利用新媒体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电商运营能力,另一方面也帮助农民扩大了销路,提高了农民的收入。通过提高实践学分的方式鼓励学生在乡村开展创业活动,如开办乡村民宿、手工艺品店等,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构建“四位一体”协同机制。建立政府政策引导层、高校科研供给层、企业市场转化层、村民协同落地层的立体化合作架构。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明确各方权责,实现知识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的有机整合,形成可持续的利益共享机制。采取大学与地方政府共建 “乡村振兴学院”,实行理事会管理,统筹教育、产业、文化等帮扶项目。

  完善评估与激励体系。构建“投入—过程—产出—影响”四维评估指标,并由第三方机构对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将帮扶效果纳入院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设立 “乡村振兴成效奖”,对表现突出的师生给予职称晋升倾斜,评优评先优先等政策支持。

  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推行“参与式帮扶”模式,通过村民议事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引导村民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主人。比如,大学可以在帮扶村成立 “村民发展自治委员会”,由村民自主决策项目是否实施,显著提升了项目的可持续性与村民满意度。

原标题:地方院校教育帮扶模式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来源:光明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江苏宜兴召开 科技人才交... 原标题:江苏宜兴召开 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大会【地方动态】科技日报讯 (柳鑫 孙嘉隆 实习记者夏天...
青海湖景区加强消防安全隐患排查 为做好“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消防宣传活动,提升青海湖旅游景区从业人员及游客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避...
我国开启“太空计算”新时代 5月14日12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卫星星座发射升空...
关于嘉实快线货币市场基金收益支... (2025年第5号)公告送出日期:2025年5月15日1 公告基本信息■2 与收益支付相关的其他信息...
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 证券代码:605499 证券简称:东鹏饮料 公告编号:2025-035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海北州消防救援支队 开展防灾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防灾减灾日工作部署,进一步提升群众防灾减灾意识与应急自救能力,5月12日,海北藏族...
湟源县多措并举 培育乡土人才 西宁市湟源县贯彻落实“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在乡土人才“研、学、用”上发力,推动其成为乡村振兴“生力...
1.4亿年前牡蛎化石揭示远古气... 原标题:1.4亿年前牡蛎化石揭示远古气候图景通过研究1.4亿年前的牡蛎化石,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
车门自动开 语音全操控视障人士... 原标题:车门自动开 语音全操控视障人士也可享受自动驾驶服务视障人士正在体验“无障碍关爱”服务。 受访...
七部门发力!15项举措支持 ...   创新之花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浇灌。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
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以通讯... 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于2025年5月13日在中国证监会规定媒介发布了《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以通...
固态电池开发获重要进展金属复合... 原标题:固态电池开发获重要进展金属复合材料锂离子传导速度创纪录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研制出...
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为全... 证券代码:002387 证券简称:维信诺 公告编号:2025-053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为全资...
夫妻争吵女子冲向车流,女辅警将...   三湘都市报5月14日讯  车内幼童哭声撕心裂肺,年轻夫妻在车边激烈争吵,女方一度情绪激动试图冲入...
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 证券代码:600644 证券简称:乐山电力 公告编号:2025-027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
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旗下基... 根据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与诚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的销售协议,本公司自2025...
苹果据悉计划为Vision P... 苹果Vision Pro头显即将推出的一项功能将允许用户通过眼球滚动浏览内容  苹果正在为Visio...
兵团首笔“合作社+居民养老”集... 五家渠讯(通讯员 齐琳洁 朱小丽 杜仪) 日前,在六师奇台农场社保所服务大厅,奇台县硕鑫生猪...
祁连山国家公园初步建成气象监测... 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吴梦婷)5月14日,记者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气象公报(2024年)》...
鼎益生物首季出口量破纪录 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王继红 文/摄 通讯员 严慧燕) 北方的原料、南方的管理、国外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