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玥 任佳玮 王吉颖
通过复盘2015-2017年光伏领跑者计划实施的背景及影响,我们发现当前行业状态与当时的产业背景较为相似。陕西省今年2月发布“领跑者计划”,若后续在全国范围推开,将助推低效产能逐步出清。但和15-17年相比,目前行业不同的情况在于光伏3项N型电池技术各有优势,不同场景下适配性有明显差异,分布式及背面反射率偏低的场景下BC综合输出功率具有优势,而反射率较高的场景中TOPCon、HJT等综合输出功率较高。建议关注布局BC、TOPCon3.0等高效N型技术较为领先的企业。
上一轮光伏“领跑者计划”推出背景如何?
2015年前后光伏行业供需失衡,行业陷入价格战泥潭导致企业新技术投资意愿低,技术进步缓慢。为解决这一问题,光伏“领跑者计划”应运而生。2015-2017年,国内共推出三轮领跑者计划,项目规模分别为1GW/5.5GW/6.5GW,分别占当年国内新增装机的7.8%/15.9%/12.2%。电池&组件效率等技术门槛逐步提升,规模逐步扩大。
政策实施推动单晶+PERC技术渗透率提升,光伏LCOE不断下降
“领跑者计划”推行后,因为第一轮项目中多晶产品约有20%的少数龙头企业和高效产品符合标准,而单晶组件几乎100%符合,因此这一政策的执行,一是加速出清落后产能,推动新技术渗透率不断提升,二是使得单晶+PERC等高效技术获得更大市场,在该类项目中供需平衡,甚至供给略微偏紧,导致单、多晶价差有所拉大,单晶企业盈利能力改善;三是加速行业降本,为后续光伏平价上网奠定基础。
当前行业环境与当时类似但也有区别
今年2月陕西推出新一轮“领跑者计划”,若后续在全国推开,则对解决行业当前供需失衡矛盾将有一定效果。我们认为当下行业环境与2015-2017年上一轮“领跑者计划”推出时期的情况有一定相似性,主要是行业都处在景气周期底部。而不同的地方在于:①光伏度电成本已经足够低,当前行业核心矛盾不是降本,而是供需如何重新达到平衡;②2015-2017年单晶+PERC技术全方面领先多晶技术,但目前N型电池技术中TOPCon、BC等各有优势,适用于不同场景。
建议关注BC、TOPCon3.0、HJT等高效N型电池产业链布局领先的企业
当前BC电池核心优势在于正面高功率,组件效率量产平均水平达到24.1%左右,但双面率略低,因此BC更适用于分布式以及低背面辐照率的集中式场景。TOPCon目前组件效率23.1%左右,后续提效空间仍然较大,且双面率较高,更适用于背面反射率高的集中式场景。另外,HJT效率、双面率均略高于TOPCon但成本仍然偏高。
1)需求方面:国家基建政策变化导致电源投资规模不及预期;电网投资规模不及预期;新能源装机增速下降导致对电力设备需求下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等;两网招标进度不及预期;特高压建设推进进度不及预期。
2)供给方面:铜资源、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电力电子器件供给紧张,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
3)政策方面:新型电力市场相关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电价机制推进进度低于预期;电力现货市场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电力峰谷价差不及预期。
4)国际形势方面:能源危机较快缓解、能源价格较快下跌;国际贸易壁垒加深。
5)市场方面:竞争格局大幅变动;竞争加剧导致电力设备各环节盈利能力低于预期;运输等费用上涨。
6)技术方面:技术降本进度低于预期;技术可靠性难以进一步提升。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每周观察:光伏领跑者历史复盘,行业后续将向什么方向演进?》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3月9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朱玥 SAC 编号:S1440521100008SFC 编号:BTM546
任佳玮 SAC 编号:S1440520070012
王吉颖 SAC 编号:S14405211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