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3日从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获悉,根据专班数据,春运40天(2025年1月14日至2月2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90.2亿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7.1%,创历史新纪录。(新华社)
“90.2亿人次”背后是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每一条新的交通线路,都承载人民幸福梦想”。高铁飞速驰骋、民航航线密织如网、高速公路纵横交错……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我国交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今年春运期间,全国共投入铁路列车超过1.4万列、客运车辆超过65万辆、民航客机超过4100架。再加上电子票务系统、车辆定位技术、智能导航等等,都让人们春运回家路更加舒心、顺心。“人享其行、货畅其流”,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让获得感更加实实在在。
“90.2亿人次”背后是消费潜力的持续释放。消费是中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90.2亿人次”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在释放消费潜力方面效果极为明显。以乡村振兴旅客列车为例,其行过之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得到了成倍增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仅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就有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整个春运期间,各地市场亮点纷呈,消费的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多点开花,充分折射出我国消费的活力与韧性。
“90.2亿人次”背后是中国经济的澎湃动能。发展是硬道理。春运是对庞大交通系统的检验,也是中国经济活力的“晴雨表”。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90.2亿人次”,这在满足无数家庭团聚期盼的同时,也堪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强有力证明。看好中国经济,连日来法国赛诺菲、德国大众汽车、日本丰田汽车等外资就纷纷加码在华布局。先前中国德国商会调查报告也显示,92%的受访企业计划继续在华开展运营。动能澎湃,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这场“90.2亿人次”的创纪录式“人类最大规模周期性迁徙”,再次让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澎湃活力刮目相看。发展没有休止符,一直在路上。农历新年伊始,多地也已经召开“新春第一会”,锚定新目标,释放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信号。可以肯定,当前我国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较快发展阶段,随着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有效实施,以及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国消费潜能将不断地释放,新型消费也将培育壮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邵彤)
【责任编辑:缪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