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访网财观
近日,有业内消息称,“失踪”14个月的南华基金原董事长张哲于2025年春节前夕因职务侵占罪被法院宣判。据悉,该案与2023年“杭州30亿私募跑路”相关,南华基金对横店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横店东磁和英洛华超4亿元投资损失负有责任。
未能做好风险评估,张哲离职前南华基金连年亏损
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11月,横店东磁与英洛华分别投资3亿元、1.2亿元购入杭州瑜瑶私募基金旗下产品。2023年11月,杭州瑜瑶“跑路”,两家公司最终仅收回1375万元和436.92万元,合计损失超4亿元。而张哲正是促成这笔交易的关键人物。
事实上,杭州瑜瑶的问题并非不能提前察觉。公开信息显示,杭州瑜瑶的股东、基金经理,在进入私募基金行业之前,并没有基金管理、证券投资方面的经历。2022年6月13日,杭州瑜瑶投资被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处罚事由为公司旗下瑜瑶战鼓五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在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期间,存在总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超过200%的情形。此外,杭州瑜瑶工商登记的股东信息,也与中基协备案信息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面对这样一家疑点重重的私募基金,张哲没有做好风险评估,未能察觉其中的风险,显然要对此负有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1月6日,张哲作为分管南华期货资产管理业务的副总经理,对于开展业务期间的违规行为负有直接主管责任,被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2023年12月13日,南华期货发布公告称董事会解聘了张哲的副总经理职位。同年12月23日,南华基金发布公告称,张哲因个人原因于12月21日卸任董事长。
事实上,在张哲离职前,南华基金已经陷入了多年亏损。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2年,南华基金各期净利润分别为-143.05万元、-2409.06万元、-2224.71万元、-437.83万元、-1168.56万元、-2846.85万元、-1075.99万元。
直到2023年南华基金才扭亏转盈,该年南华基金实现营业收入7147.12万元,同比增幅为39%;净利润119.41万元。
2024年业绩转下,年初提拔两名高管
尽管在2023年止盈转亏,2024年南华基金的业绩表现却没能维持住向上的势头。
南华期货2024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南华基金实现营业收入3256.43万元,净利润为33.79万元,分别同比下降4.51%和44.07%。截至2024年6月底,南华基金管理规模为214.22亿元;截至2024年12月末,南华基金的管理规模下滑至147.87亿元。
分析指出,南华基金成立晚、规模小,权益类基金占比较少,所以能收取的管理费不多。同时,ETF产品对于小型基金公司来说运营成本过高,旗下的ETF产品给南华基金也带来不小的压力。
对于小型基金公司最致命的问题则是人才储备,没有足够的投顾人才就不能将公司做大做强。南华基金的选择是“投优则仕”。
1月15日,南华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投研骨干黄志钢和颜江伟分别出任总经理助理一职。数据显示,黄志钢的在管基金最佳任期回报率为33.84%;
业内人士表示,黄志钢等人管理的基金的业绩表现不算突出,但是对南华基金这类中小公募基金依然是非常需要的“优秀”人才,因此南华基金才选择用升职留住人才。
但是,基金公司频繁的高管变更可能会导致“投优则仕”的效果打折扣。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离任的基金经理数为359名,创下历史新高。基金公司要想留住人才不能仅依靠升职,还需要其他激励机制并提升整体竞争力才更有吸引力。(内容来源|远见资本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