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各族群众更好地增收致富,是全国人大代表、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磨黑镇芭蕉林村村委会副主任李玲不断思索的问题。一年来,她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了解村民增收遇到的瓶颈,将农村的发展、农民的福祉作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些年,党中央为增进百姓福祉送上一系列民生政策‘大礼包’,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一定要向村民宣传好政策,让越来越多的实事好事惠及他们。”一年来,李玲风雨无阻地穿行在村寨田舍间,将党的好政策送到群众心坎上。
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从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李玲以面对面的方式宣讲,让党的政策变得更接地气。宣讲会后,村民李建梅用哈尼调子歌唱了对党的感恩之情:人民感谢党中央,政策又好路又宽,心中有个中国梦,一心一意向中央,日子越过越富裕,生活越来越甜香……“每次宣讲后大家的热烈反响,让我更加坚定了履好职的信心。”李玲感慨地说。
一年来,李玲主动参与各级人大组织的调研、视察活动,深入了解民情民意,为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建言献策。同时,还积极参加代表培训班,通过不断学习,提升履职能力。在李玲看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不仅要传递好国家的政策和声音,更要成为连接群众和政府的桥梁,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让身为哈尼族基层干部的我深感责任重大,深知不仅要当好‘收信人’,更要当好家乡未来发展的‘答卷人’。”李玲说,接下来将和芭蕉林村各族群众一起,巩固提升茶叶、咖啡、坚果等传统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油辣、香橼等新兴产业。依托磨黑古镇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成果,挖掘孔雀屏至芭蕉林村段茶马古道遗址资源,做优做精“茶旅”“咖旅”等休闲农业旅游,持续促进农民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去年,李玲提交了关于建设中小学生民族团结研学基地的建议,已经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和答复。“未来我将聚焦各族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共谋家乡振兴发展,促进各族群众共同繁荣,不断推进芭蕉林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庄创建,为全市、全县、全镇在创建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中增添动力。”李玲说。
记者手记
从春暖花开到秋果累累,李玲始终坚持用脚步丈量乡间土地。在田间地头聆听问题,和村民一起想办法解决发展难题,时刻牢记代表职责,以饱满的履职热情践行初心使命,彰显担当作为。
人大代表,从人民中来,为人民发声。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民代言人”,只有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想人民之所想、为群众解决难题,才能肩负起“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神圣使命。李玲生长在农村,工作在农村,深知基层群众的艰辛与期盼,正因如此,她始终把人民的诉求放在心上,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头,听民声、写民意,步履不停,初心不变。
撰文:胡梅君 高玥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孙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