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时代美育工作
王娟
美育作为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塑造健全人格、提升全民素养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我国学校美育改革发展进入加速提质阶段,育人导向更加凸显,美育课程建设稳步推进,资源保障持续向好,推进机制不断完善,品牌项目成果丰硕,呈现良好势头,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做好美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更好地发挥美育在培养时代新人中的独特作用,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美育的时代价值
美育,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代的“礼乐教化”到现代的“以美育人”,美育始终在塑造民族性格、提升国民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美育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其时代价值也愈发显现。
美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美育的核心价值所在。通过美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美育以美为媒介,以情为纽带,让学生在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崇高的品德。
美育是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美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国家的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美育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美育能够培养人们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提升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一个充满美的社会,必然是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美育通过普及艺术知识、提高审美水平,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尊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推进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
学校是实施美育的主阵地,学校美育在各类教育活动中发挥方向引领作用。面对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使命,要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加强学校美育,使全体学生在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美育与德育相辅相成,美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而良好的道德品质又是欣赏美、创造美的基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美育中,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美育的浸润,让青年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要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美育教学模式,注重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的协同发展,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美育工作格局,让美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美育教师是美育工作的关键。要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美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一方面,要加强美育教师的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提升他们的美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美育教师激励机制,鼓励美育教师积极参与美育科研和教学改革,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同时,要加强美育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美育教学的共同体,共同推动美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遵循美育的特点和规律。美育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它注重的是心灵的启迪和情感的共鸣。因此,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我们要避免形式主义和功利化倾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创意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开设好音乐、美术、舞蹈等传统美育课程,又要注重挖掘不同学科所蕴含的美育资源,将美育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和魅力。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美育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可以利用数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打破传统美育的空间隔阂和技术限制,让美的体验更加便捷、更加生动。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美育活动和交流,让美育资源得到更加广泛的共享和传播。
注重创新和实践。美育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教育,更是一种实践教育。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艺术创作和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美、创造美。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下,不断激发新的灵感和创意,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杨晨雨
下一篇:舟曲:白龙江畔幸福乡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