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第一财经YiMagazine
编辑 | 倪妮
家住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的蜻蜓最早是在小红书上刷到《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在澳大利亚上映的消息。随着《哪吒2》人气暴涨,澳大利亚部分影院在2月10日就开始点映,蜻蜓得到消息后马上点开了影院网站买票,当时只剩下前排和边角的座位了。
在之后的几天,《哪吒2》不断加场,蜻蜓家周围的电影院平均每天能有7-8个场次放映。“墨尔本华人集中的地区,《哪吒2》的票卖得更好,想买好位置只能提前一周,我身边的朋友都去看了,也有很多华人包场,我已经好几年没在院线看好莱坞的片子了。”蜻蜓说。
在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继而创造全球单一市场票房纪录后,《哪吒2》在全球影史票房榜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期待其海外票房能继续帮助它提升排名,毕竟,排在影史榜前列的电影,都是全球发行,其中不少还是重映的累计票房。
在IMDB平台上,《哪吒2》评分已高达8.3。2月22日华人影业宣布,2月14日《哪吒2》北美地区上映后,排片影院已达到945家,打破中国大陆地区华语电影北美发行的纪录。2月13日澳新地区开画,总排片量151家影院。2月23日,《哪吒2》港澳地区首日开画就刷新纪录,成为香港及澳门影史动画电影开画票房冠军、内地电影开画票房冠军。
截至2月23日晚,《哪吒2》总票房137.1亿元,位列全球影史票房第八名,其中海外票房1.15亿美元,超过《流浪地球2》的1076万美元成为2010年以来内地电影海外票房冠军。对比看,《哪吒1》的国外总票房约600万美元。
在第一波公映的海外市场中,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表现得最好。在当地中国留学生的大力支持下,《哪吒2》首周末在新西兰的票房仅次于《美国队长4》和《BJ单身日记4》,排名第三。要知道,当时新西兰排片《哪吒2》的电影院仅有30余家,而前两位影片的排片影院均超过100家。在澳大利亚,《哪吒2》在只有91家影院排片的情况下,首周(13日-19日)票房达到约310.72万澳元(约合1438.6万元人民币),同样位列第三,前两名的《美国队长4》和《BJ单身日记4》的首周票房分别为623.34万澳元和573.82万澳元,而排片影院数量却是《哪吒2》的三倍,都在300家以上。澳大利亚主流院线霍伊茨集团在看到《哪吒2》的高上座率后,又增加了9家影院放映。
在好莱坞电影的大本营美国市场中,《哪吒2》的上映规模和票房表现也引人注目。Sophia在美国的亚特兰大观看了《哪吒2》,当地的AMC和Regal两个主流院线都有排片。虽然过去几年中国叫座的华语电影几乎都会在美国上映,包括《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热浪滚烫》等,但排片一般集中在华人区。Sophia惊喜地发现,此次《哪吒2》的排片算得上全面铺开,虽然排片场次比不上《美国队长4》,但是市中心购物商业的电影院都可以观看,各家影院的排片场次大多在一天4-6场——这在华语片中已十分罕见。在她选择的这个场次中,华人面孔几乎占据了90%以上。
数据显示,《哪吒2》在美国的开画影院达770多家,预售票房和排片量均创下该地区近20年华语影片纪录。Box Office Mojo的数据显示,首周末(14日-16日)《哪吒2》的票房收入超过760万美元,杀入美国周末票房榜前五,这也是近年来中国国产电影美国首周末票房最高纪录,前四名分别为《美国队长3》《神探狗狗》《帕丁顿熊3:秘鲁大冒险》《狮子王:木法沙传奇》。截至2月18日,《哪吒2》美国地区票房已超过1000万美元。
虽然与之前的国产电影相比,《哪吒2》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屡破纪录,但是目前的票房表现仍受放映影院规模的影响。
跟中国的集中发行模式不同,北美市场一直采用的是分线发行模式,发行方需要与各家院线、影院谈判,对发行方的资源投入、人员成本、谈判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在上映影院数量上,北美地区《哪吒2》的排片影院超过900家。这个上映规模已经远超《流浪地球2》当时200多家影院,但对比同期上映的《美国队长4》约4000家影院(北美电影院总数约6000家),《哪吒2》的排片并不乐观。
另外,为海外市场投入多少营销成本,海外发行方也需要综合考虑版权费成本、代理保底费用、分账比例等计算利润空间,毕竟在以往的经验中,海外票房通常仅是国内票房的零头。
尽管华人影业在纽约时代广场投放广告,也在TikTok、Instagram等海外社交媒体中发布物料,但与好莱坞电影全球宣传费用占据整体成本近一半的大手笔相比,《哪吒2》的海外宣传投入明显更低,并没能将太多非华人观众拉进电影院。目前,《哪吒2》的海外观众以华人群体为主,这个人群大多是被小红书等国内的社交平台影响。
也是出于成本的考虑,且准备英文配音的时间较长,为了缩短海外上映的时间差,通常国产电影出海时,大部分都是在原版中文配音的基础上,配上当地语种的字幕。此次《哪吒2》也没有英文配音的版本,海外观众并不习惯看字幕,英文字幕更倾向于简洁现代的译法,更多具有文化内涵台词的翻译相对简单,对比中文缺少一些韵味,这也阻碍了一部分观众进场。
在制作上,《哪吒2》的特效出色,但海外的非华语观众很难理解其中的神话背景和权力体系,也就难以共情哪吒对命运与规则的叩问。文化隔阂不仅是《哪吒2》需要面对的问题,在之前众多内地市场高票房电影进入海外市场时也有同样遭遇。比如2017年的内地年度票房冠军《战狼2》,在海外影评人的评价中被称作“B级片”;2022年的中国影史票房冠军《长津湖》在IMDB的评分仅有6.4分。这些电影在中国成为大赢家的前提是贴合了当时中国观众的情绪,反而成为出海过程中的阻碍。
另外,《流浪地球》系列代表着中国科幻电影的最高水准,《哪吒2》在片尾字幕中显示了138家国内动画公司,也展现了国产动画在工业化上的探索和进步。但如果去掉故事的加成,仅凭类型化和特效工业水平,目前还很难超越好莱坞在过去漫长时间中建立起来的产业优势。
国内电影市场天花板已逐步呈现,未来国产电影想要获得更高票房,出海已经是个不可避免的选项。目前的状况是,海外华人市场仅能算是国内市场的溢出部分,虽然在地理范畴上遍及各大洲,但论文化影响力,尚难与好莱坞抗衡。
想要在内容上平衡本土特色和全球流行始终是个难题。好莱坞电影为了实现全球发行,力求让各个地区不同文化的观众都能看懂,把电影拍成商业大爽片的做法并不可取,观众厌倦了套路,同期的《美国队长4》创下该系列开分最低分。如果国产电影在创作初期就开始考虑是否适合海外市场,反而有可能丢掉了自身特色。
所幸,《哪吒2》向前迈了一步,各国主流媒体均报道了《哪吒2》的票房成功。除了《哪吒2》,今年春节档《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四部电影也都选择了海外发行,甚至海外同步发行。只有持续输出优秀的内容,逐渐让海外观众了解、认识中国文化,打开渠道,才能进一步推广中国电影。
本文版权归第一财经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