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星源
近年来,一系列量贩零食品牌的兴起,让便宜、实惠的零食成为市场主流;反观面包、蛋糕等现烤烘焙,动辄十几元的价格居高不下,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吐槽。不过最近记者发现,这股平价的风似乎也刮到了烘焙市场,低价烘焙正在长沙走红。
无论是零食很忙、墨茉点心局等品牌选择开烘焙店,还是2元面包店、烘焙工厂等“网红”业态进军长沙,面包身价被“打下来”的背后,是消费者用脚为性价比投票的生动诠释。这种低价模式下诞生的面包,是否真如宣传中的“既实惠又美味”?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低价烘焙自带流量,引来消费者试水
“没想到零食很忙也出烘焙店了!”家住长沙雨花区的宁小姐告诉记者,最近在逛街时意外找到了一个好去处,“只要几块钱就能买面包,真是太划算了!”
是否真有这么“诱人”?上午时分,记者来到零食很忙(长沙吉联Mall店),亮黄色的装潢看起来与普通零食店无异,但踏入店门,马上能闻到一股面包香。记者粗略统计有近十个品类,其中不乏瑞士卷、半熟芝士、巴斯克蛋糕等市场上的“网红”商品。
“目前零食很忙只有我们这一家卖新鲜面包,从年前就开始营业了,主打‘现烤面包,新鲜发售’。”该店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的烘焙制品不仅好吃也实惠,价格集中在9.9元以内,2.9元/包的海盐卷、3.9元/个的黄油大可颂都很受消费者欢迎。
在喜盈门范城商场负一楼,一家名为中酥亭超级糕工厂的门店同样人气高涨。该店自称“工厂店”,打出了“9.9元随便挑”的旗号,蛋挞、三明治、芝士蛋糕等单价统统在10元以下。正值周末,不大的门店内挤满了消费者,想要结账还得排上一会队,比周围的烘焙店生意好上不少。
“现在基本来这里买了,比其他店子能便宜四五元!”市民夏女士是这里的常客,高性价比是她选择这家“宝藏面包店”的理由。记者在现场也看到,该店在每款商品上标明了市场价进行对比,有的比市场价便宜了8元之多,可谓“性价比拉满”。
品质尚可但有待提升,“预制面包”受到吐槽
对于低价烘焙店来说,价格上的优势已做到极致;但另一方面,消费者关心的食品质量又如何?
以最常见的烘焙食品——蛋挞为例,记者从上述两家低价烘焙店以及一家其他品牌的门店进行了选购。虽然三款蛋挞看起来差不多,但相比之下,低价烘焙店的口感比较淡,蛋挞皮也不够酥脆,与贵价的品质还是存在差异。
食品质量不能为价格让步,这是消费者的共识,前一段时间爆火的“2元面包店”就因此受到诟病。在长沙就读的杨同学曾出于好奇买过一个2元面包,结果大失所望,“面包本身有点硬,中间的馅料很小,基本找不到,虽然价格不高但是也不好吃。”
此外,部分门店还存在把“预制”当“现制”的情况。“奔着新鲜去的,以为是蛋糕店现做的,没想到有些是从工厂做好运过来的。”在中酥亭超级糕工厂的社交平台页面上,便有一位网友指出,他挑选的几款商品显示保质期为5天,但当天购买时距离过期只剩2天,且吃的时候感觉味道不对劲,怀疑实际上已经过期。
对此,记者现场咨询该店工作人员,对方表示:“我们中庭柜台里的面包都是现烤的。”至于冷藏柜里的蛋糕、甜品等,该工作人员没有回应。
未来会否“昙花一现”?好产品仍是竞争核心
随着低价烘焙之风席卷全国,这块“蛋糕”越做越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带有“烘焙工厂”性质的品牌已近十家,且经营势头良好。例如十豆川超级糕工厂店如今已经开到34家店,其品牌加盟负责人曾称,品牌月均店销可以达到30万元以上,很多店平时日均1万元,周末日均2万元。
其中,部分低价烘焙店还有着知名品牌的影子。比如中酥亭超级糕工厂背后的长沙中酥亭咨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爱企查”平台显示,其法定代表人与长沙吴酥生食品有限公司为同一人。去年9月,墨茉点心局也在星沙永旺梦乐城开出了类似门店——墨茉生活烘焙馆,人均20至30元,设有多个货品架,看上去像一个“烘焙市集”。
零食很忙在烘焙领域的尝试,则是门店向“3.0店型”的转型。据了解,鸣鸣很忙(由零食很忙与赵一鸣战略合并组成)3.0店型以“品类精选、价格合理、购买便利”为核心,新增百货日化(洗手液、洗发水等)、文具潮玩(盲盒、卡片等)、烘焙(短保面包)、鸡蛋等多元化产品,增设鲜食和低温冻品专区,通过重构成本结构,以效率为基准,以顾客为中心,以实现总成本领先为基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虽然近期走势喜人,但未来在大浪淘沙后,低价烘焙店是否会变成“昙花一现”?业内人士指出,这更加看重低价之外的其他能力。红餐网联合创始人樊宁表示:“烘焙品牌能否持续发展,除了展示外,很大程度上要看口味。烘焙这个品类的消费者更注重口味,如果口味不行,只能吸引第一波流量,很难形成复购。”
快消品营销专家于润洁则认为,2元面包店实质上是以低价作为核心竞争力之一。本质上低价并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产业链的掌控、运营效率的提升所带来的低成本,才是低价背后的真正竞争力。“持续推出好卖的新产品的能力,是传统烘焙行业吸引新一代消费群体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