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沈阳日报
“铁西区重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报告已上传,请及时诊断。”随着电脑弹窗提醒响起,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电诊科通过“心电一张网”接收到一份心电图检查数据,医生立即给出“急性下壁及前壁心肌梗死”诊断,迅速开通绿色通道,接收从重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急转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诊断到救治全程仅用48分钟,成功从死神手里夺回患者生命。2月23日,记者了解到这一惊心动魄的抢救过程。
全程仅用48分钟
共同完成一场生命接力赛
当天,一位70岁女性患者突感心脏不适来到重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进行心电图检查后,数据通过远程心电网络实时传输至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电诊科心电图室,值班医师接收到会诊请求后,迅速诊断为急性下壁及前壁心肌梗死,并进行危急上报,及时通知社区医生:该患者为急性下壁及前壁心肌梗死,情况危急,医院已经开通胸痛绿色通道,请迅速转院。
心肌梗死为临床危重疾病,如未得到及时有效诊治,很可能危及生命。医院医务部立即启动紧急救治预案,第一时间安排急诊医学科、心血管内科、介入导管室等科室开通绿色通道提前做好患者接诊及术前准备。
患者转入后,胸痛中心医师立即接诊,经过紧急救治,患者脱离生命危险。完善的预案,完整的流程,各环节配合顺畅,在重工社区服务中心及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医务部、急诊医学科、心血管内二病区、电诊科、介入导管室等多科室协同联合救治,全程仅用48分钟就共同完成了这场生命接力赛,确保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心电一张网”
提升基层医疗“心”能力
患者的成功救治得益于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心电一张网”的建设,该项目由医院牵头建立远程心电诊断平台,为平台内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提供远程心电诊断服务。电诊科发挥科室资源优势在“心电一张网”的建设过程中积极参与心电远程会诊中心的诊室规划、人员规划、医师培训、质量控制、会诊制度、长远规划等具体工作。目前与于洪区中心医院、重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单位已完成硬件更新、网络建设、便携心电图机的设备安装调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完成报告传输等具体工作,通过心电远程会诊中心的平台,为更多的患者提供快速的心电诊断,构建更快捷的就诊服务流程。
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心电一张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心梗患者搭建了一条生命的绿色通道,为基层医疗急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让更多的心梗患者能够在黄金救治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为百姓的心脏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护墙。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将持续发挥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将更多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输送到基层医疗机构,织密广大百姓健康网。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樊华
上一篇:如何评价电影《通灵神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