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日报
遭受严重心理创伤会发生什么?受过心理创伤会被治愈吗?重大恶性犯罪案件是市一中院刑一庭审判职责范围之一,众所周知,重大恶性犯罪会给被害人及家属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以及影响,作为法官,他们在让正义不缺席的同时,主动延伸职能,以司法温情疗愈“心灵之殇”。
父母在津打工,一家人聚少离多,小浩(化名)和哥哥趁着暑期来到天津,好不容易与难得一见的父母待上一段时间,却被突如其来的横祸打破了幸福时刻。
小浩的父亲是一个工地的一位管理者,结算工资时与一位工友产生矛盾。对方因不满工资给得少,遂抄起利器将小浩的父亲砍伤,之后又到宿舍,用菜刀砍剁小浩哥哥的后颈部。小浩也没有逃过此劫,不过幸运的是,挽回了生命,但他的父亲和哥哥均倒在血泊中,抢救无效身亡。
审理此案时,刑一庭的法官在判处被告人死刑的同时,还深入了解小浩的家庭状况。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挣来的工资是整个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父亲没了,这个家靠什么维持?法官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但被告人无财产可供执行。这么小的孩子就目睹了如此血腥的场面,心理受到的重创可想而知,怎么帮他走出阴霾?从审理案件到从受害人视角审视本案,法官在协调解决小浩家生活上的燃眉之急后,开始“救心”。
“自打那件事以后,孩子不愿说话,不愿去上学……”事发后,母亲带着小浩回到了老家。因放不下的牵挂,刑一庭的法官时不时就给小浩的母亲打电话,询问小浩的情况,并启动全国首例跨省心理救助,将心理救助金存放在母子二人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由法院协助医疗机构对小浩进行心理治疗,同时,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一次次奔赴到小浩身边。不放弃努力,坚持终于迎来美好,小浩由当初见人就躲,到后来见到刑一庭的法官露出了笑容。
得到刑一庭法官帮助的,并非只有小浩。在每一起案件中,他们都在找寻司法为民的着力点。正是因为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他们总是被委以重任,从省部级以上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到涉及国家安全案件,从“套路贷”等重大涉黑涉恶案件到环境资源保护类民生案件……在疑难复杂的案件中,在难啃的“骨头案”面前,他们以智慧和勇气捍卫法律的威严,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实防线。
刑一庭庭长苏庆松说,司法工作既要打击犯罪,更要保障人权;既要守护社会公平正义,还要讲求司法温度。在助力平安天津建设的征程中,在捍卫国家安全、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的道路上,他们将一刻不停,奋勇前行。
下一篇: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