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雯贤比赛的奖牌和奖杯。
倒脚、摆臂、压刃……一道红色身影在桩间轻盈穿梭。12岁的蔡雯贤从4岁开始练习轮滑,如今已是获奖无数的“10后”追风少女,8年磨坏12双轮滑鞋,用自己的热爱和坚持滑出冠军路。
2月24日,刚刚获得“长沙市轮滑锦标赛”冠军的她,讲述了自己和热爱的故事。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田甜
“一见钟情”,4岁萌娃踏上追风路
2016年,长沙五一广场的霓虹灯下,4岁的蔡雯贤攥紧母亲的衣角,眼睛直勾勾盯着广场上轻盈的身影。“妈妈,我也想滑得像流星。”这个稚气的愿望,让父母当晚就带着她敲开了轮滑俱乐部的大门,蔡雯贤也开始了和轮滑解不开的缘分。
教练周振宇仍旧记得蔡雯贤上第一堂课的情景,“别的小朋友摔两跤就哭,她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数桩筒,说‘再试一次就能绕过去了’。”
从最初每周3次的基础训练,到每天2小时的高强度特训,蔡雯贤的童年记忆总是伴随着护具的橡胶味。母亲王女士的手机相册里存着数百段练习视频,最早的一段拍摄于2017年冬天,5岁的小女孩在结霜的广场上反复练习单脚绕桩,鼻尖冻得通红,却坚持“要把最后一个动作练标准”。
磨坏12双战靴,膝盖化脓仍站上赛场
在蔡雯贤家的阳台上,12双磨损程度各异的轮滑鞋被整齐陈列。最旧的一双鞋头橡胶已完全脱落,金属支架因长期受力变形;最新的一双则在鞋跟处磨出深痕。“平均每年磨坏1.5双鞋,去年备赛高峰期2个月就报废了一双。”妈妈王女士抚摸着2019年的旧鞋,声音突然哽咽,因为这双鞋见证着女儿人生中第一个冠军的诞生。
第一次参加比赛是2019年7月,“湘江杯”少儿轮滑赛前夜,7岁的蔡雯贤在加练时因重心不稳重重摔向防护栏,右膝瞬间鲜血淋漓。连夜送医后,医生建议退赛休养,小姑娘却攥着绷带不肯松手:“练了3年就等这一天。”次日,缠着纱布的蔡雯贤在50米速桩赛中滑出个人最好成绩,冲线时膝盖渗出脓血染红了护具。“领奖时她笑得特别开心,晚上拆绷带疼得直抽气,还在问下次比赛什么时候。”说起这些,张敏既心疼又为女儿感到自豪。
刚刚结束的长沙市轮滑锦标赛上,蔡雯贤面对的大多是15岁以上的专业选手。预赛中因求胜心切出现失误,排名一度跌至第五。“脑子里闪过家里那些磨坏的鞋子,突然就平静了。”调整呼吸后的决赛轮,12岁的蔡雯贤以一套零失误的交叉步接双鱼过桩征服裁判,以总分23.6分(满分25分)逆风翻盘。
蔡雯贤的书桌上贴着“全国锦标赛倒计时170天”的便签,训练日志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天的技术要点:从基础的“玛丽步”到高难度的“单轮转向”,每个动作都标注着练习次数和磨损指数。
“这双新鞋我要穿到全国赛场上。”抚摸着第13双轮滑鞋的碳纤维鞋身,蔡雯贤的眼睛亮如晨星,追风少女的青春与轮滑鞋的摩擦声共鸣。
下一篇:小小管道连着民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