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2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创始人
2025-02-24 19:21:06
0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赵心浩 

2月24日,自然资源部召开2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以下为文字实录: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副主任 张亮:各位媒体朋友们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自然资源部今年2月的例行新闻发布会。

今天的发布会的主题是解读《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和通报《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古妩、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副司长李毅、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副局长陈亮、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他们将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古妩司长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 古妩:感谢各位新闻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自然资源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近日由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作简要介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能发展。早在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高瞻远瞩、超前谋划,对海洋能开发利用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发展有规模有效益的海洋能等新能源。李强总理多次对海洋能作出指示批示。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引领的战略方向,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海洋能开发利用作出的系列任务部署,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不断加强海洋能科技创新、装备测试和工程示范,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总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 古妩:《指导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海洋能规模化利用,培育打造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促进海洋能新技术、新模式发展,推动海洋能与各类海上生产活动融合发展,拓展海洋能应用场景,提高海洋能开发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构建安全可靠的海上新型能源体系,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海洋能规模化利用,《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30年,海洋能装机规模达到40万千瓦,建成一批海岛多能互补电力系统和海洋能规模化示范工程,海洋能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丰富,形成系列高效、稳定、经济的海洋能技术装备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企业。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 古妩:《指导意见》提出“科学核算、规划引领,创新驱动、迭代优化,试点先行、提升规模,政策引导、市场主导,统筹协调、合力推进”五条原则,在核算资源潜力、科技创新引领、开展试点示范、产业发展环境、开放合作发展五方面部署了重点任务。《指导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海洋能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法律、政策、标准体系和市场环境,做好部门和地方之间的统筹协调,推进意见实施。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五部门共同推动《指导意见》的落地见效,为厚植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副主任 张亮:下面,请各位记者提问,大家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单位。

央视记者:请结合《指导意见》,谈谈如何做好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规划布局和示范工程建设?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副主任 张亮:这个问题请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古妩回答。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 古妩:海洋能是重要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包括潮差能、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等。海洋能开发利用有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缓解东部沿海地区、偏远海岛和深远海设施设备电力短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在规划布局方面,《指导意见》提出“科学核算,规划引领”的发展原则,要求分类分区开展海洋能资源调查和潜力核算,明晰资源分布,立足资源禀赋条件,适度前瞻预留发展空间,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在这方面,我们将重点推进以下方面工作:一是加强资源调查评估。分类组织开展我国海洋能资源调查评估,深入研究资源分布规律、资源评价等问题,科学核算我国资源开发潜力,建设海洋能资源数据库和服务平台。二是优化开发利用布局。我们积极鼓励沿海地方,在国土空间规划和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统筹考虑海洋能用地用海用岛需求和生态保护要求,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前瞻布局海洋能潜在开发区域,加强要素保障,推动海洋能分类有序开发,提升海域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在示范工程建设方面,《指导意见》着重从各能种的规模化示范工程进行布局,一是实施百兆瓦级潮流能重点工程,在潮流能资源富集区域,支持将潮流能发电作为沿海地区及海岛绿色能源补充解决方案之一。比如,在浙江舟山“奋进号”的基础上,分阶段启动建设百兆瓦级潮流能规模化利用重点工程。二是推进波浪能规模化利用。在现有“舟山号”“长山号”“南鲲号”“华清号”波浪能发电机组基础上,继续稳步推进建设兆瓦级波浪能规模化试点工程。同时,我们鼓励海上风电场配套开发波浪能。三是支持温差能资源综合利用。在中国地质调查局20千瓦温差能发电机组工作基础上,继续支持在温差能资源富集区域开展工程建设。四是开展海岛多能互补应用。支持在海岛建设海洋能多能互补电站,实现向海岛及附近海域持续稳定供电,缓解海岛居民用电短缺,提升海岛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新京报记者:请问《指导意见》在推动我国海洋能技术装备迭代升级方面提出了哪些政策举措?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副主任 张亮:这个问题请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副司长李毅回答。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副司长 李毅: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的推进海洋能规模化利用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强化政策引导,加快推进技术创新,扎实推动海洋能装备研制应用,成功交付世界首台兆瓦级波浪能发电机组“南鲲号”、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奋进号”等一批海洋能装备。

为进一步推进海洋能装备迭代升级,提升我国海洋能技术装备水平,《指导意见》提出“创新驱动,迭代优化”的发展原则,要求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促进优势技术装备迭代升级,提升技术经济性。一是强化技术创新引领。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强化海洋能规模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加快中试验证和技术迭代升级,支持核心装备技术攻关。二是加快装备研制应用。支持已稳定运行且有发展潜力的潮差能、潮流能等装备技术升级,加强新型装备研发,增强装备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降低建造和运维成本,提升海洋能发电经济性。三是完善装备产业生态。加快海洋能装备检验检测及认证平台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培育壮大海洋能领域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形成“研以致用、用以促研”良性循环。加强开放合作发展,支持通过国际合作开展海洋能技术研发。

下一步,围绕推进落实《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动海洋能装备研制应用和迭代升级,为海洋能规模化利用提供坚实装备保障,助力海洋强国建设。谢谢您的提问!

中国之声记者:请问《指导意见》在拓展海洋能应用领域、推进融合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副主任 张亮:这个问题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副局长陈亮回答。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副局长 陈亮:推进海洋能融合发展、拓展海洋能应用领域是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中国科学院积极支持研究机构开展海洋能融合应用研究与推广,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研发的“鹰式”波浪能供电平台、多型号海洋能供电浮标实现了成功应用和市场推广。2024年,中国科学院设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先导专项,聚焦海岛建设开发能源短缺难题,开展波风光储多能互补供电关键技术攻关,为进一步优化海岛能源结构提供技术支撑。但总体上,海洋能融合发展仍处于培育阶段,规模还比较小,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加大示范规模和产业培育力度。

在这方面,《指导意见》提出,要推动海洋能与各类海上生产活动融合发展,拓展海洋能应用场景,提高海洋能开发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积极引导海洋能与海水淡化、海上油气平台、防波堤等融合发展,支持海洋能为海洋观测监测装备及平台、海洋工程等提供绿色能源保障。鼓励深远海海洋牧场加装海洋能发电设备,鼓励海上风电场配套开发波浪能。

下一步,中国科学院将围绕落实《指导意见》任务部署,进一步布局海洋能与海水淡化、海上油气平台、防波堤等方面的融合应用,加快开展漂浮式海上风电与波浪能融合发展示范应用,推动“海洋能+”发展模式,将海洋能开发利用打造成为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

新黄河记者:请结合《指导意见》谈一谈如何推动海洋能实现规模化开发利用?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副主任 张亮:这个问题请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回答。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 潘慧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能发展,2024年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出路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提出“国家促进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进一步从国家法律角度对海洋能开发利用作出重大制度安排。

我国海岸线长,海洋国土面积大,海洋能资源禀赋好,待开发潜力大。特别是沿海省份电力尤其是绿电需求大,海洋能靠近负荷中心,未来陆地资源日趋紧张情况下,海洋能开发利用对于缓解东部沿海地区、海岛和深远海用能短缺以及推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具有积极作用。

国家能源局一贯支持海洋能发展。《“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稳妥推进海洋能示范化开发,探索海洋能在海岛多能互补电力系统的推广应用。“十四五”期间,我们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技术”重点专项中持续开展海洋能开发利用布局,重点聚焦潮汐、潮流、波浪能高效转换技术和样机开展攻关研究。在相关部门的协同推动下,各项海洋能示范工程和创新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预期成果,总体开发利用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当前,我们正联合相关部门在浙江等地试点开展海洋能资源普查,指导沿海地方统筹考虑海洋能用地用海等要素需求保障,提升海域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积极谋划开展“十五五”海洋能相关科技专项动议工作,为海洋能规模化开发提供基础支撑。

《指导意见》提出了科学核算海洋能资源潜力,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持续扩大工程试点,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开放合作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等措施,将有力培养打造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促进海洋能新技术、新模式发展,有效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围绕推进落实《指导意见》,扎实推进试点地区海洋能资源普查,适时在全国沿海地区推广;积极推动海上风电和波浪能同场开发,提升海洋资源开发效率;结合“十五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能源科技创新规划研究,加强统筹协调,督促指导沿海地方推进意见实施,提升海洋能创新发展能力,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加快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副主任 张亮:本次发布会第一项发布内容结束,请各位稍作休息。稍后将进行第二项发布内容:通报《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副主任 张亮:有请古妩司长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 古妩:大家下午好!今天由我发布《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本公报以国家统计局批准的《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制度》为依据,统计资料由国务院有关部门、集团公司、行业协会、11个沿海地区海洋和统计部门提供。

《公报》中海洋生产总值和各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港澳台地区。

2024年,海洋经济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10万亿,达10.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其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约0.5万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8万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3万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4.6%、35.8%和59.6%。  

2024年,海洋资源要素保障能力稳步增强。一是海域要素供给保障有力。全国新增审批用海用岛项目4123个、面积26.3万公顷、项目涉及投资额1.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0%、6.9%和12.3%,有效保障油气、海上风电等重大项目用海用岛需求。二是能源、食物和水资源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海洋能源供给持续增长,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7%和8.7%,海上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28.2%,100千瓦气动式海浪发电装备“华清号”成功下水。“蓝色粮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全年海洋渔业实现增加值约0.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海水淡化工程逐步扩大,已建工程日淡化规模超280万吨。三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稳步推进。完成整治修复海岸线约100千米,滨海湿地超5.4万亩。

2024年,海洋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一是海洋船舶工业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以修正总吨计,海船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68.2%、50.3%和55.4%。海洋船舶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成效显著,新承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78.5%。二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回暖。海工装备新承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43%、10.5%和20%,国际市场份额连续7年保持全球首位。三是海洋生物制造取得新突破。全球首个抗肿瘤海洋多糖药物BG136完成一期临床试验,抗乙肝病毒新药LY102获临床准入,构建了具有24.6亿条基因序列的海洋微生物组数据库。

2024年,海洋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一是海洋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智慧文旅新场景、新平台、新项目不断涌现,全国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邮轮旅游消费人气攀升,邮轮母港客流量比上年增长10倍。二是海洋交通运输业保持较快增长。外需回升带动集装箱市场需求旺盛,海运贸易航线网络不断织密,海洋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6.1%、9.5%。三是海洋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截至12月底,中国海洋经济股票价格指数较7月23日指数发布日上涨22.8%。全年发布海洋灾害预警315次,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和海洋云提供服务超132万次,金枪鱼智慧渔情预报系统——海鹰AI发布,“象群”系列智能涂装机器人正式“上岗”。

2024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海地方和涉海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实施,加快促进海洋产业的创新发展,引导产业集聚,推进区域增长,深入推进各类金融资本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加快构建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评估体系,提升数据质量和时效;深入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南极科考站秦岭站顺利开站,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实施了若干海洋领域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建设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公共服务平台;继续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海上光伏、海上风电等行业用海管理,积极推进“厦门实践”经验。这些都为新时期进一步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保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朋友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自然资源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大力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统筹推进海洋开发与保护,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取得新突破,助力海洋强国建设取得新成效。

谢谢各位!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副主任 张亮: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自然资源工作的大力支持!今天的例行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记者朋友如果还有其它的问题,请会后联系我们的新闻宣传处进行咨询。谢谢大家!

新媒体编辑:赵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五字诗大全 五字诗大全《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八阵图》【唐】杜甫功...
快乐和痛苦是怎么回事? 快乐和痛苦是怎么回事?快乐-与心相应痛苦-与心相反都是我们的妄想。 有人被误诊得癌症,万念俱灰,后来...
名人名言友情 名人名言友情友谊是一种伙伴关系。〔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学》友情为人生之酒。〔英〕杨格:《夜的冥...
最高温30℃!南宁27日起“火... 南宁人熟悉的“回南天”又要来了!2月24日,记者从南宁市气象局了解到,27日起将明显回暖,气温逐日回...
北京无人驾驶车队再扩容!一趟最...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无人驾驶车队再扩容。2月24日晚,自动驾驶企业文远知行称,该公司量产的Rob...
【债市看点】本周需继续关注资金... (来源:浙商基金微视界)核心观点:上周,资金面波动提升,风险偏好、政策预期等因素也加大债市波动,各期...
山东100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2月24日上午,山东举行全省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推进会、2025年春季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
战略巨变中的乌克兰危机:僵局三... 当地时间2月23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当天举行的“乌克兰2025年”论坛上表示,如果能带来和平,他...
台旅行业者:恢复两岸旅游需由台... 中新社台北2月24日电 (记者 杨程晨)针对恢复两岸旅游事宜,台湾多地近日举办座谈会讨论对策。有旅行...
(台海观澜)“小三通”春运潮折... 中新社福州2月24日电 (记者 龙敏)为期40天的2025年春运期间,四条“小三通”客运航线出行需求...
高盛:对冲基金以六个月来最快的...   高盛称,截至2月21日的两周内,对冲基金以六个月来最快的速度撤出美国科技和媒体类股票,而此时,市...
速腾聚创下线并交付第100万台... 速腾聚创已下线第100万台激光雷达,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百万台高线数激光雷达下线的企业,并于2月24日将...
中岩大地拟引入战投 希望核电领... 一场电话会议,问出了中岩大地(003001)的新动向。2月24日,中岩大地披露的投资者关系记录显示,...
恒丰银行上海分行因固定资产贷款... 因固定资产贷款发放不审慎等5项主要违法违规行为,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下称“恒丰银行上海分行...
陈敏尔在北辰区宝坻区调研民营企... 转自:天津日报本报讯(记者 于春沣 刘国栋)2月24日,市委书记陈敏尔用一天时间,前往北辰区、宝坻区...
科林电气2024年实现净利1.... 北京商报讯(记者马换换)2月24日晚间,科林电气(603050)披露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报告期内...
105438亿、62849亿、... 转自:央视网自然资源部2月24日发布《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
报告 | 2025年1月电动汽...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也在加速布局。据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1月,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