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树伟)2月22日,“为了趋向美玉的艺术:纪念王逊诞辰110周年史料辑佚展”开幕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隆重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诸迪,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向波涛,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黄小峰,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王逊先生家属王涵,三联书店副总编辑冯金红先后致辞。开幕式上,向波涛为王涵颁发捐赠证书,感谢家属为清华艺博捐赠王逊研究文献、资料及相关实物约200件(套)。开幕式由清华艺博常务副馆长杜鹏飞主持。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上水船:王逊与现代中国的艺术理想》新书发布仪式。王逊家属代表、艺术界代表、文博界代表、清华大学部分师生校友代表等出席开幕式。
向波涛为王涵颁发捐赠证书。
王涵为开幕式带来一份珍贵文献,并将它与其他王逊研究文献、资料及相关实物约200件(套)一并捐赠给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他在致辞中介绍,这篇《云南日报》于1946年3月31日刊登的《艺术教育的要旨》阐述了王逊在抗战结束、西南联大尚未北返的历史节点对中国文化和艺术教育的构想。
2025年是我国著名学者、美术史家、新中国美术史学奠基人王逊诞辰11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出身清华、卓有建树但命运多舛的先生,也为了研究他为新中国美术发展建树的现代学术思想和学科体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特别推出“为了趋向美玉的艺术——纪念王逊诞辰110周年史料辑佚展”。展览主题“一切艺术趋向美玉”源自王逊22岁发表的《玉在中国文化上的价值》,该文既是对中国艺术史的溯源研究,也是对中国艺术精神的深思概括。以此为立意,展览以200余组件辑佚史料为展品,系统展示王逊的学术思想孕育和他“为了趋向美玉的艺术”,在推动工艺美术改进与设计、创建中国美术史学科、建构中国美术史教材的现代体系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时展现40年来几代学人对其遗著整理与研究取得的成果。
原标题:纪念王逊诞辰110周年史料辑佚展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