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在上海正式开幕。随着DeepSeek的爆火,大模型产业今后如何发展成了场内场外的焦点。上海的人工智能企业该怎样把握DeepSeek带来的新机会呢?
春节后的第一天,徐汇西岸的“模速空间”里,这家能源大模型企业就迫不及待地接入了DeepSeek R1大模型。他们的AI产品“能源小达”在智能水平上得到了飞跃。在分析电费账单时,“能源小达”不仅能利用多模态大模型提取并解析电费账单数据,还能进一步调用DeepSeek R1模型能力进行数据推理,并给出详细的分析报告。分析能力从“初级电工”一跃成为“能源博士”。
达卯科技首席技术官刘净介绍,图中的节能建议与方案正是DeepSeek R1模型给出的分析,包含优化用电的时段等内容。可以说是一份相当完整的能源审计专家类的分析报告。
而当DeepSeek被接入生成式AI虚拟电厂,虚拟电厂内的资源调度、交易和聚合都能被DeepSeek“运筹帷幄”,能源利用效率大大提升。刘净介绍说,在调度储能的充换电时,需要对整个负荷进行预测。而在DeepSeek R1的帮助下,整体生成策略的精度可能在原有基础上提升20%~30%。
DeepSeek的开源、低成本和高性能,让不少中小企业乃至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大模型。最近,基础电信运营商、科技厂商等也纷纷宣布接入DeepSeek模型,多种基于DeepSeek R1的AI工具和产品相继推出。
华为公司副总裁、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说,结合DeepSeek大模型之后,他们的整个系统变得更加高效。如今,进入AI的门槛大大降低,对AI的行业化落地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驱动力。
为了抢抓DeepSeek带来的机遇,上海早已闻风而动,加大布局驱动人工智能产业的"三驾马车":数据、算力、算法。
在数据方面,随着DeepSeek快速接入垂类模型和行业应用,不仅需要更大的语料数据规模,对各类场景下语料质量的要求也更高。
得益于完善的产业门类和场景应用,不少上海企业正在发力建设高质量的语料集。上海库帕思科技首席运营官施佳樑说,今年他们预计会发布200个高质量的前沿数据集。随着大模型进入金融、医疗等专业领域,对数据的需求不再只是“量大”,而是需要大量高质量的“老专家”来编写一些高质量的语料,或是对原来的数据进行加工,生产出来的语料才能更好提升大模型的效果。
在算力方面,尽管DeepSeek通过优化算法,显著降低了算力需求,但超高性价比的DeepSeek助推了人工智能的普及,使算力需求反而呈现指数级膨胀,也让国产算力迎来了一波新发展机遇。
在上海,一批大装置和算力平台,正加快与DeepSeek相关模型和应用对接、融合。
商汤大装置产品总监刘叶枫表示,未来可能会涌现更多市场上的算力需求。他们已经与很多国产算力的厂商,包括多元异构算力的厂商建立深度合作,共同抓住这次机会。
在业内人士看来,为DeepSeek喝彩的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营造开放、交流、共享的产业环境。上海正通过连续举办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等,继续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
上海元宇宙与智能研究院院长、IEEE标准协会前主席袁昱表示,上海目前在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方面布局出色,未来还要进一步深化。
在DeepSeek的启示下,上海要坚定举起“开源开放”的大旗,打造全球的开源开放的开发者社区。
看看新闻记者: 金普庆
编辑: 李吟涛
责编: 李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