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2月22日,为期40天的2025“春运”正式落下帷幕。记者从无锡市交通运输部门获悉,今年“春运”期间,无锡全市公铁空累计客运量1209.17万人次,同比增长2.85%,“两站一场”多项运输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运输安全平稳有序。
流量:
再创新高,各种方式“齐飞”
公路运输,公路客运量535.68万人次,呈现“节前节中增长、节后下滑”的特点。节前的公路客运增幅主要在通勤车和农工班线方面,分别发送112.07和76.70万人次,同比增长5.22%和9.70%;春节长假期间旅游包车、农工班线(城乡公交)客流分别发送3.03万人次和41.01万人次,同比增长21.69%和2.50%;节后除农工班线外,其他方式有所减少。
铁路运输方面,铁路客运量557.51万人次,同比增长9.75%。呈现节前、节中抵达增幅大于发送,节后整体客流大幅度增加,其中发送278.77万人次,同比增长9.1%;抵达278.73万人次,同比增长10.41%。高峰出现在2月15日,总客运量达16.89万人次。
航空运输方面,无锡硕放机场总计保障航班8628架次,完成旅客客运量115.9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63万吨,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11%、4.46%、20.3%。值得一提的是,春运期间旅客入出境持续火热,国际(地区)航班起降架次、旅客客运量同比分别增长42.83%和45.35%,达837架次、11.3万人次。
城市客运方面,无锡市区公交客运量2769.57万人次,同比基本持平;其中火车站、景区周边线路客流量占公交总运量的48%;地铁客运量达2646.5万人次,其中无锡火车站、无锡东站、硕放机场站等交通枢纽站以及三阳广场站、惠山古镇站、南禅寺站等城市地标站点均迎来客流量大幅增长;市区出租汽车客运量2797.6万人次,同比增长16.68%,其中巡游车客运量476万人次,同比增长15.23%;网约车客运量2321.6万人次,同比增长17.01%。
公路流量方面,公路车流节前、节中、节后都保持明显增长,全市高速公路出入口流量累计1586.3万辆次,同比增长6.54%;国省干线总流量1096.11万辆次,同比增长5.75%。其中高速公路入锡车辆增幅13.01%远高于离锡车辆的0.68%,尤其是节前车辆增幅达20.81%。
水路运输方面,景区游船客流为44.98万人次,同比增长10.41%;江阴船闸累计安全放行船舶9051艘次,船舶通过量达447.5万总吨,累计减免过闸费97万元,通航保证率及优良闸次率均达100%;江阴轮渡(暨阳轮渡+利港轮渡)累计发班5608航次,渡运车辆8.56万辆次,渡运旅客(含随车人员)12.09万人次。
特点:
“春晚效应”明显,结构调整深化
春运期间,公铁空三种主要客运方式中铁路和民航市场份额增长至56%;中长途旅行主要依赖铁路和民航,而短途公路客运则逐渐向自驾、定制客运和租赁车等更为便捷的出行方式转变。同时,城市交通出行市民越来越倾向于“点对点”的便捷出行模式,网约车和出租车逐渐成为首选。
2025年春晚无锡分会场热度带动了外地游客前往无锡本地旅游的需求。节前、节中,铁路、航空抵达客流以及高速公路入锡车流等增幅均有大幅提升,无锡成为春节假期热门旅游城市。
春运期间,通过优化多式联运、强化执法监管、提升水运能力等一系列措施,全市货运行业不仅实现了高速公路货车流量的高增长与水运效率的提升,还有效保障了生产物资和民生物资的顺畅流通。
“春晚”热度下,无锡交通保障城市出行“零卡顿”,采取统筹运力供给、组织志愿服务力量、全力护航安全出行一系列贴心服务,保障“春运”安全、温暖和顺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