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
近日,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举行,魔都又一次进入“模都”时间。此时此刻,脑海里跳出来的,是“未来已来”这四个字。
科幻作家刘慈欣说,与人工智能相比,想象力可能是人类仅剩的优势了。
记得数年前,报道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时,曾提到了《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本在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书中描述的“未来”,很多已经成为当代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是啊,翻翻最近的新闻,脑机接口可以让瘫痪多年的患者通过“脑控”喝水,经过基因编辑的猪肾脏能够移植给人“续命”,国外最新发布的大模型能用代码演示太空飞船任务……
对于这些,你是否也曾经觉得是天方夜谭。
这款大模型的发布者,是大洋彼岸的埃隆·马斯克,他在14岁那年读到了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银河系漫游指南》。后来,他一次次坚定地向世界描绘了要将人类变成多行星物种的宏大愿景,并计划在2029年前实施载人火星任务。
的确,我们生活在科技光速发展的年代。许多曾经出现在科幻小说里的事物,如今已成为现实,并重构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已经在使用各种智能设备,而这些设备也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而这,只是开始。《黑客帝国》中,AI已经发展到了能够控制人类的地步。这听起来很可怕,也有人说是杞人忧天,但不能否认,AI的发展速度已经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有人说,我们看现实,它已经变得很科幻。理解科幻,能更好地理解现实。
所以,请再大胆些。站在未来的门槛上,有勇气去推开那扇门,成为真正的“未来人”。
原标题:新民随笔丨未来已来
栏目编辑:郁晶陶 题图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