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涂料企业陆续公布2024年财报。财报显示,外企在华投资与销售收获满满,折射出中国大市场对外资的强大吸引力。同时,国内涂料企业重新审视自身的市场定位和业务模式,以寻求新的增长点和突破点,从而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关系。
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外资涂料企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正分享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机遇和经济转型发展红利。
2月5日,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举行。会上,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的立邦销售海西总部项目备受关注,该项目计划投资30亿元,将围绕水性涂料生产展开业务,按照“智能制造、工业4.0”理念打造数智化、绿色环保的标准化厂房,建成海西新型材料产业基地,并注册成立立邦销售海西总部。该项目的落地,是立邦深耕中国的又一重要里程碑。立邦自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截至2025年1月,已设立70多家工厂,总投资超700亿元,年总产值达300亿元,构建起从涂料生产到包装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立邦中国实现营收263亿元,同比增长12.9%;营业利润为29亿元,同比增长0.7%。
新年伊始,全球涂料巨头佐敦涂料(张家港)有限公司宣布重大投资决策:计划对其位于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的仓储物流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额高达1.7亿元。
2024年12月19日,德国佩特化工高端涂料项目签约仪式在广东惠州举行。该项目是德国佩特化工在中国投资建设的第二个生产基地。
2024年11月27日,浙江省平湖市人民政府对西卡(浙江)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4.13万吨高性能环保胶黏剂及涂料等系列产品新建项目”进行了环评公示,新建项目总投资逾1亿美元。2025年1月,阿克苏诺贝尔防护涂料(苏州)有限公司年新增1500吨高性能防污涂料技术改造项目已进入环评公示阶段。
出海拓展海外市场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出海开拓市场成为中国涂企寻求突破的重要途径之一。
新年伊始,东方雨虹国际化进程再迎突破,其位于马来西亚的生产研发物流基地产线完成首次试生产。该生产研发物流基地配备多条先进生产线,覆盖水性涂料、砂浆等产品种类,并引入先进生产技术和智能化生产设备。近年来,东方雨虹加快海外产能布局步伐。2024年,该公司在美国、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等地启动生产基地建设,未来计划在东南亚、中东、北美等地投资建厂,以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
“加快海外投资步伐,重点在东南亚、非洲、美洲、中东、中亚、南亚等地区发展业务,使展辰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公司。”展辰集团董事长陈冰在展辰30周年致辞中说。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出海的涂企之一,去年年底,展辰首次针对海外市场开展一场线上招商活动。展辰集团战略投资部总经理肖志军透露,东南亚的第三个工厂(印尼)目前已完成注册,2025年将完成在西非加纳的投资以及墨西哥工厂的投资,未来在欧洲建设1至2个工厂,最终形成“中国全球总部+海外区域中心+10至12家海外工厂”的整体布局。
巴德士于2023年年底正式开始筹划布局海外市场,将在全球设立6个海外事业部,并于2024年3月签约了海外艺术涂料经销商,标志着中国的艺术涂料也开始走向世界。
国内涂料企业通过“出海”战略,不仅开拓新的市场,获取更多的客户资源,还能够通过多元化的市场布局来分散风险,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帮助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
务实举措双向奔赴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市场是全球涂料最大的增长驱动力。今年以来,立邦涂料等多家外资企业在中国深化业务布局,一批重要投资项目陆续落地,彰显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和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坚定信心。
阿克苏诺贝尔船舶和防护涂料业务总监Simon Parker此前表示:“在苏州的持续投资,是我们对客户承诺的又一次兑现,即提供最佳解决方案、质量和服务。我们正在进行的战略改进,将使企业能够更加敏捷地适应中国这个充满活力且不断变化的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正加速走向全球市场,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与竞争力。业内人士提醒,为了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中国涂料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才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认可和信任。面对国际市场对涂料产品日益严格的技术和环保标准要求,中国涂料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环保意识。此外,为了在国际市场上建立强有力的品牌形象,中国涂料企业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品牌策略和市场推广计划,以及建立完善的法律合规体系,及时了解和研究目标市场的政策和法规变化等。
(转自: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