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王 忱
通讯员 包佳文 钟炎虹
近期,嘉善县罗星街道服务业传来捷报——在嘉兴市第七批星级商务楼宇认定名单中,罗星街道置地广场上榜,获得四星级认定,成为该街道第四座四星级商务楼宇。
作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的重要主体、嘉善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阵地,去年,罗星街道服务业数据亮眼——总量达115.22亿元,占全县超1/4,增加值同比增长8.1%,持续稳进提质。
服务业如何瞄准赛道、聚力发展?如何服务民生、刺激消费?又如何提质增效、释放动能?罗星街道以“平台聚能、业态繁荣、区位提优”回应“三问”,解码服务业发展的活力密码。
如何打造楼宇经济“最强音”?
走进罗星街道置地广场,电商销售公司、广告公司、直播培训公司、短视频制作公司……50余家电商企业汇聚于此,成为全县首个专注于电商经济的商业楼宇。
“赛道要精准,上下游产业链要配套,服务也要跟上。”置地广场运营方蜂巢园区管理有限公司区域运营总监陈珈琪告诉记者,这是置地广场背后的运营逻辑,也是楼宇经济“一路飙升”的核心。
2023年,罗星街道置地广场作为电子商务产业园开始整体运营,锚定电商行业,成功引进阿里巴巴服务商等龙头企业入驻,不断完善产业链,不到两年便升级为四星级商务楼宇。
集聚效应,还发生在罗星街道更多的商务楼宇中。
今年开春,一场新春招聘会在位于瑞悦广场的人力资源产业园火热开启,82家优质企业进场招才,提供就业岗位2700余个,共吸引了1200余人次求职者进场应聘。
作为罗星街道另一座四星级商务楼宇,瑞悦广场集聚了40余家人力资源公司,去年营收总额达40亿元。如何让集聚产生更多新增量,是运营方嘉兴辅佐园区管理有限公司的关注点。“从注册入驻到业务拓展,再到培训提升,我们全程‘辅佐’。”公司总经理周志强介绍,将原本散落在各处的人力资源公司集聚于此统一管理,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专业能力,也能为企业提供更周全的服务。
近年来,罗星街道围绕“壮大软件信息、人力资源、现代商贸三大优势产业,集聚科技服务、文化创意、新零售三大新兴产业”的“3+3”产业定位,全面实施商务楼宇纳统升星上税培育计划,通过全员招商、委托招商、以商引商等形式,全力招引优质项目,已累计培育星级商务楼宇6座。2024年,街道培育税收超亿元商务楼宇6座,其中税收超2亿元商务楼宇1座,楼宇经济“多点开花”。
如何擦亮生活服务“金招牌”?
每天傍晚,罗星街道江南社区的山洋鲜生超市里总是人头攒动,这家本土生鲜超市,正成为居民买菜的好去处。“东西新鲜、价格便宜、地方干净!”刘阿姨是山洋鲜生超市的常客,她说,家门口的生鲜超市让生活更加便捷。
2019年,山洋鲜生超市在罗星街道注册成立。从批发商转型而来的超市创始人于洋,敏锐捕捉到了“超市买菜”成为新生活方式的商机,锚定了“社区型”商超模式。“罗星街道作为主城区,人口密集、消费力强、交通方便,是我们的不二之选。”于洋说。
几年下来,山洋鲜生超市不断扩大版图,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上新”面积更大、品类更多的“A类店”,已从一家个体超市升级成为拥有10余家直营门店的“嘉兴山洋市场管理有限公司”。去年11月,2000平方米的归谷邻里中心门店正式营业,成为山洋鲜生的第13家直营门店。这两天,于洋又忙着为今年3月开业的西塘店做筹备。
目前,山洋鲜生员工超过600人,直营门店营业面积达30000多平方米,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今年,嘉兴山洋市场管理有限公司还获评2024年度嘉善县“双示范”建设攻坚先进集体。
服务业不仅服务经济,更要服务民生。近年来,罗星街道依托智慧商圈,更新“家门口”的消费场景,招商引资项目贴近居民生活需求,吸引更多基础生活配套主体入驻。去年,该街道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7亿元,同比增长43.49%。
如何激发提质增效“新动能”?
嘉善城西大道集聚了丰田、别克、尼桑等一众汽车品牌,成为周边市民选车买车修车“一站式”集合点。
“有区位、有政策、有诚意,我们就决定过来了。”谈及为何选择罗星街道时,嘉兴嘉致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嘉这样说。2023年6月,嘉致丰田正式营业,抓住汽车置换热潮,2024年实现销售额3.39亿元。
“两新”政策和汽车消费券窗口期袭来,罗星街道紧抓机遇、多点发力,以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推动消费升级与产业发展。“去年,我们相继承办了汽车销售博览会、家电以旧换新下乡等活动,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和潜力,今年还会继续。”罗星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陆金杰表示。
面对面举办活动、点对点服务企业,在助企服务的道路上,罗星街道始终秉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坚定不移地为企业发展做“加法”。
“我们能‘上规’,真是多亏了街道。”2023年年底,山洋鲜生董事长于洋正犹豫是否开出第一家“A类店”,看着6300平方米的店面既心动又忐忑,这时罗星街道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从申报材料整理到相关政策解读,罗星街道“保姆式”跟踪服务,助力山洋鲜生成功申报“规上企业”,给企业后续发展强势蓄能。
去年,罗星街道全年新培育商务服务等规(限)上企业24家,其中营收超亿元企业10家,累计开展助企增值化服务20余次,走访企业286家,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问题诉求全落实。
在全局上把握,于关键处落子。罗星街道以全方位统筹,放大楼宇经济的集聚效应,精准靶向抓招商,壮大优势产业,再辅以企业跟踪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5年,我们将继续以聚力之势强平台、多元之态兴产业、枢纽之能扛主责,做到平台聚能、业态繁荣、区位提优,加速服务业攀新高。”罗星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重温金庸武侠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