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达人名片】
卫其明,59岁,民丰特种纸股份有限公司退管办主任,南湖区益弘救援中心理事长。他2018年被评为优秀志愿者,2019年被评为嘉兴市防溺水校园行爱心大使、五星级红船水上救援义警,2023年获评南湖区第三届“最美退役军人”。2024年,南湖区益弘救援中心被评为4A级社会组织。
【关键词】公益 乐业 坚守
【技能指数】★★★
【难度指数】★★★
■记者 冯思家 通讯员 周丁芳
2月19日中午,民丰特种纸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大楼办公室内,卫其明正利用午休时间安排着益弘救援中心新一年的工作计划。很难想象,这位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工会干部,在面对救援工作时,却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果敢与坚毅。
1999年,卫其明告别翱翔蓝天的军旅生涯,并将责任感刻进骨子里。在耳闻目睹国内多起因坠河或野泳溺亡的惨剧后,熟悉水性的他决心加入应急救援行列。“很大部分原因是受自己在部队的经历影响,总想为社会做些什么。”谈起入这行的初衷,卫其明坦言。
2019年,卫其明自掏3万元启动资金成立了南湖区益弘救援中心,这也是嘉兴首个民间水上救援队。不曾料想,成立之初的救援队很快迎来了艰巨考验。
同年8月,台风“利奇马”肆虐后的临海已成汪洋,作为嘉兴救援队伍代表之一,卫其明立即带领7人小队携两艇两舟突入重灾区,助力临海打赢这场防台防汛阻击战。“背出瘫痪老人时,水深齐胸,每一步都可能踩到尖锐物,我们队伍中没有一个人退缩。”卫其明回忆,两天三夜的奋战,最终他们这支小分队转移群众200多人,返程时所有人都瘫在车上,手掌被绳索磨得血肉模糊。但卫其明说得实在:“比起受灾群众,我们这点苦算啥?”
比起惊心动魄的救援,卫其明更看重“看不见的守护”。2020年起,卫其明每天晚上安排10名志愿者义务参与南湖周边水域安全巡逻、劝导、救援等工作,一坚持就是近五年时间,在他和队员们的劝导和救援下,成功救回4名溺水者和7名处于溺水危险的游泳市民,没有发生一起溺水死亡的恶性事故。同时,近五年来卫其明还为市民义务打捞落水物品近百件,有效降低了周边水域事故的发生,保卫着南湖的水域安全。
那么水上救援究竟难在哪?如何让救援更有效率?多年来,卫其明也逐渐悟出了自己的门道。“水里可不比岸上,大多数情况下越扑腾就沉得越快。”卫其明告诉记者,因此他们下水救援落水者时都会从背面、侧面接近落水者,以侧、仰泳的方法将溺水者带到安全处。这些年,卫其明和他的团队还逐渐熟悉掌握了声呐等技术设备的使用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卫其明多年来一直协助政府部门,提供各种大型活动、比赛的水上安全保障,如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端午节龙舟赛、全国性“泳动南湖”游泳比赛、国际马拉松比赛,以及旅游旺季南湖景区安检等,公益服务时间内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
南湖区益弘救援中心还在每年学校放暑假前,组织队员巡回进入各学校,开展发放水上安全知识手册、互动授课、PPT授课、救生技能专场辅导等活动,专门为学生讲解、传授防溺水知识和救生技能。他在湘家荡区域(七星街道)为学生们开展的水上救援演练和防溺水知识普及活动还登上了《人民公安报》。
如今,在华灯初上的南湖景区,卫其明和队员们橙色的救生马甲成了一道独特风景。每晚7点,他们沿3.2公里亲水步道巡逻,仔细查看湖面情况,用脚步丈量着这片水域的安全,以专业和坚守,为南湖景区的夜晚增添一份安心的保障。
上一篇:张尤慧:为“双碳”战略助力
下一篇:音符奏响乡村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