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未来、是希望。但在民进党当局的眼里,台湾青年的未来却是可以牺牲的政治赌注。
上周,台教育事务主管部门宣布,禁止台湾高校与华侨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华文学院三所大陆高校继续交流合作,也不再采认这些学校的学历,违规大学将被扣减奖补款,理由是“怀疑这三所高校带有统战目的”。此言一出,岛内舆论哗然。
有台湾媒体指出,目前有2000多名台湾学生在上述三所大学就读,这意味着他们要面临“文凭泡汤”“四年白读”的悲惨境地。此举明显是以政治因素干预教育。
刚当选台湾民众党主席的黄国昌认为,民进党当局为了政治目的,伤害了台湾学生的利益,让学生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表示,政治不应成为教育的主导力量,尤其不能把学生的前途当作政治筹码。
台湾《中国时报》刊文指出,暨南大学是一所百年名校,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在此就读,其学历也被广泛承认。如果将它放在台湾,足以名列顶尖大学之列,这是不少台湾家长和学生选择它的主要原因。民进党当局此举将影响数以万计的台湾家庭,更影响岛内青年的就业。
此外,华侨大学和北京华文学院也是重要的侨生学堂,一直面向海外及港澳台招生。台湾“中研院”院士陈培哲表示,没有任何地区曾以统战为理由不承认其他高校,民进党当局应该以学术的角度看问题,而非以学校的政治背景作为决策依据。
荼毒下一代,就是毁掉台湾的未来,让台湾陷入内斗的恶性循环。上周,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学生会会长郭又睿遭恶意罢免,就是一大例证。
因去年底接待了马英九文教基金会邀请的大陆高校师生团,又发文表示支持两岸学生交流,郭又睿被校内亲绿学生联名罢免。这背后无疑是绿营政客的又一次政治操弄。
马英九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感叹道,当大陆年轻人在研发DeepSeek时,台湾年轻人却忙着用罢免手段打压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这种内斗是台湾社会的危机。他表示,那些以民进党“为师”的亲绿学生心中只剩下意识形态与政治,打着“爱台湾”之名,事实上是在害自己、害台湾。如果不推动两岸交流,不与大陆学生相互学习,台湾终将变成“井底之蛙”。
郭又睿则发声表示,个人罢免事小,但绿营政客通过这件事进行政治操弄,意图作为“大罢免”的前哨战,无疑是侮辱台湾大学生的智慧、践踏校园民主,最终只会制造仇恨,让台湾社会更加撕裂。
在民进党眼里,台湾青年是筹码、是选票。为了一党私利,甚至不惜将他们绑上“台独”的战车。
上周,台湾艺人王大陆涉嫌逃兵役而被新北市地检署立案调查,让舆论再次将目光聚焦到岛内青年的服兵役问题上。
在台湾,类似的逃避兵役案例不在少数,移送法办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以新北市为例,从2021年到2023年,增长幅度高达116%。
不仅如此,台湾青年逃兵役的手段更是花样百出。像是通过饥饿、吃药、禁食等方式减重,或是暴食增重,又或是装扁平足、眼疾等疾病,有人还假扮抑郁症住进精神病院,甚至有人自断手指只为让自己无法开枪……
宁自残、不入伍,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台湾青年如此排斥服兵役?岛内分析人士指出,首先,为增加兵源,民进党当局绞尽脑汁,从延长义务兵役期限到放宽入伍条件,再到推出“就学服役3+1方案”,压缩了台湾青年正常的求学时间,乃至影响未来就业、人生规划。其次,台军内部长期存在的管理不善、性骚扰、霸凌等不良现象,让台湾青年对服兵役心存恐惧。再次,民进党当局不断煽动两岸对立,鼓吹“人人皆兵”“抗中保台”,台湾青年担忧自己被绑上“台独”战车,成为政治“炮灰”。此外,绿营政客在服兵役上的双标,也让台湾青年深恶痛绝。比如,民进党当局“安全会议副秘书长”林飞帆一边高喊“抗中保台”,一边选择在养老院服务替代服兵役;再比如,赖清德的两个儿子都在美国留学,至今未服兵役……如此说一套做一套,也难怪台湾青年愈发抗拒参军入伍。
自赖清德上台以来,对内以“斗”治台,对外谋“独”挑衅,导致台海兵凶战危、社会撕裂对立、民众利益受损。如今,民进党当局又把黑手伸向了校园,伸向了台湾青年,最终祸害的将是台湾的未来与希望。
上一篇:环城公路要大中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