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走访物流公司仓库并查看包裹信息。
通讯员 供图
三湘都市报2月23日讯 没有重要信息的A4纸被装入快递文件袋后,再封上不干胶贴纸,就摇身一变成为务必签收的“重要文件”。这样的3.9万个“空件”以到付的形式发往全国多个省份,有5000余人支付快递费用被骗。2月23日,记者从长沙市岳麓区检察院了解到,该院以诈骗罪分别对陈某等人提起公诉。
近日,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某物流公司仓库内一派繁忙景象。“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人钻空子竟让公司损失这么大。”面对前来回访的长沙市岳麓区检察院检察官,物流公司的田经理回忆起此前企业涉案的情景。
2023年3月,该公司向公安机关报案称,自家营业部有工作人员沦为不法分子的“帮凶”。公安机关侦查发现,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陈某与刘某某在网络上搜罗大量无价值的招投标信息,将其伪造成极具迷惑性的“中标文件”,并在物流公司员工柴某某的协助下,以货到付款的方式,将文件随机发向不特定的企业,骗取企业支付费用。
经查,陈某等人盲发快递3.9万余单,虽有3.4万余单快递被退回,但仍造成了5100余家企业被害,损失共计22.9万余元。
“那些日子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噩梦。”田经理告诉记者,由于制度漏洞,前述大量退单造成了公司物流成本等损失30余万元,公司的声誉也严重受损。
办案期间,岳麓区检察院积极推进追赃挽损工作,通过释法说理,陈某、刘某某退缴违法所得15万元,柴某某也向物流公司进行了赔偿。经岳麓区检察院提起公诉,2024年12月,法院以诈骗罪判处陈某、刘某某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4万元;今年1月,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柴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提醒
遇到“货到付款”被骗,及时报警
该案中,中小企业工作人员在签收到付快递、支付快递费用后,虽然发现被骗,但考虑到支付的费用不多,加之经营较忙,投诉、报警可能要花费大量精力等原因,很多商户便选择忍气吞声。犯罪分子正是利用商户的这种心理实施诈骗。因此,检察官提醒广大群众,不要轻易签收“货到付款”的快递;验货时如果遇到可疑情况,要立即拨打快递单上寄件人的电话进行验证,如果发现对方假冒他人寄件或为空号,应拒绝签收;一旦发现被骗,要第一时间报警求助。
■全媒体记者 王智芳 通讯员 王俐 胡艳
上一篇:蓉企研发核级石墨材料实现量产
下一篇:从农家子弟到工匠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