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蒲江检察 简案优质办 以检察之治融入社会之治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与检察人员一起使用QTOF质谱仪对水果农药残留情况进行检测。2024年以来,蒲江县检察院紧扣“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主线,不断深化“简案优质办”机制,将适用范围由醉驾拓展到交通肇事、盗窃、帮信、轻伤害等10类罪名,全年共受理审查起诉刑事案件233件,适用简案机制办理131件,占比56.22%,切实将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有机统一于公平正义,实现以检察之治融入社会之治。
紧盯质量建好两个团队
蒲江县检察院配强专业化办案团队,由1名经验丰富的员额检察官带领1名检察官助理、1名书记员组成“简案优质办”团队,实现以10%的“检力”办理近60%的案件。另外,通过案件质量评查,细化检察办案流程,组建“和枫”调解团队,调处经验丰富的检察官专门负责,将依法办案与矛盾化解同步推进,最大限度实现解法结、了心结,让公平正义可感受。
2024年1月19日,杨某与邓某因邻里纠纷发生口角纠缠,造成邓某轻伤。检察院受理杨某故意伤害案后,承办检察官意识到如果“一诉了之”不利于社会关系修复,两家积怨难以消除。在征求双方意见后,案件被移送给“和枫”调解室开展调解。调解检察官从法、理、情等方面开展释法说理,将法律政策和人情事理结合在一起,使杨某认识到其违法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也让邓某认识到自己也有重大过错。通过一个多月的不懈努力,双方当事人打开了心结,杨某向邓某赔偿5万元,邓某向杨某出具了谅解书,双方自愿达成和解。经检察官联席会议讨论及公开听证,最终对杨某作出不起诉决定,修复了邻里情,双方当事人及家属均对检察机关表示感谢。
紧抓效率建强两个平台
2024年以来,蒲江县检察院依托侦监协作办公室对全部刑事案件提前介入,实行繁简分流,引导侦查取证。2024年4月与县公安局印发《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刑事案件提前介入工作办法》,避免因证据不足而退回补充侦查或带病起诉,从源头上避免程序空转。
其次,依托简单类型刑事案件“三集中”办案区推动简案“快侦—快诉—快审”,全链条实现案件办理提速,简单案件法院速裁程序适用率提升至88.33%。
2024年6月的一天,彭某容留他人吸毒。蒲江县检察院受案后适用简案程序办理并于同年12月18日提起公诉,鉴于该案事实清晰、证据确凿充分,检察院与法院沟通协商并达成意见对该案适用速裁程序办理,法院于同年12月20日对该案适用速裁程序审理,并当庭判决彭某某有罪,不仅提高了案件办理效率还及时斩断了毒品扩散链条,进一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释放人力、时间成本,集中火力攻坚疑难复杂毒品案件。2024年,蒲江县检察院共追诉毒品同案犯3人,追诉毒品遗漏罪行2件次,办理毒品领域洗钱犯罪2件。
紧扣效果健全两个机制
蒲江县检察院发挥检察一体化履职优势,健全行刑反向衔接和内部线索移送机制。向行政主管机关制发检察意见13份,采纳率100%;移送司法救助线索5条,全年发放司法救助金22.5万元;移送公益诉讼线索10件,监督行政违法行为12次,促进“四大检察”履职“大循环”。
此外,健全公开宣告进村社机制。用好“微网实格”“一村一警”,开展公开宣告20次,训诫被不起诉人23人次,被不起诉人再犯罪率、邻里犯罪率为零,区域发案率呈下降趋势,助力蒲江县连续七年实现平安建设满意度全市第一。
2024年1月2日,陈某与王某在玩纸牌过程中发生口角和抓扯,造成王某轻伤二级。案发后,陈某悔不当初,积极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并得到了王某的谅解。2024年4月,蒲江县检察院决定对陈某不起诉。办案检察官随即深入陈某所在的村委会,公开宣告不起诉决定,村委会组织村民代表、网格员、驻村民警等参加宣告活动。据悉,这是蒲江县检察院“简案优质办”案源拓展后首次深入被不起诉人所在社区进行的公开宣告。
办案检察官宣读了不起诉决定,对陈某进行了训诫和法治教育,陈某宣读了悔过书,并感谢检察官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表示将会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做遵法守法好公民。参与公开宣告的群众也表示,通过身边的案例学习到了法律知识,具有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晨迪/文 蒲江县检察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