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长补短的那个典故是什么?
创始人
2024-12-21 23:07:14
0次
取长补短的那个典故是什么?就那个女娲造人的..什么高的人和矮的人,具体!
取长补短
战国时,腾国太子到楚国去,途径宋国,拜见当时也在宋国的孟子。孟子同他讲了一番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勉励他像贤明的尧、舜一样治理国家。腾太子问:“腾国土地狭小,推行仁政能行吗?”孟子答道:“如果把腾国的土地‘绝长补短’(把长的地方截下,补上短的地方),方圆也有五十里,完全可以治理成一个好国家。”“绝长补短”常用作“取长补短”。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成语[取长补短]的解释,成语[取长补短]相关出处典故
成语:取长补短
拼音:qǔ cháng bǔ duǎn 简拼:qcbd
典故: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出处: 《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例子: 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必须互相~,才能有进步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