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历史名人调查:
徐岳,字公河,约生于汉顺帝永和年间,卒于曹魏黄初元年(220年),东莱掖县人,珠算创始人,古代著名数学家。
翟云升(1776-1858年),字舜堂,号文泉,掖县城东南隅人。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清代著名古文字学家和书法家。
辛次膺(1091——1169)字起季,南宋莱州掖县人。幼年丧父,随母亲在外祖父家生活。他从小聪慧过人,读书刻苦,常常日诵千言不知疲倦。政和二年(1112年),他刚二十岁就进士及第,被任命为单父县丞。
林凤官(1817-1895),字蔼人,掖城东南隅人。其祖父林琅奉做过绛县知县。他幼年丧父,靠孀居的母亲织布供给读书,维持生活。他从小天资聪慧,刻苦学习,尤其酷爱读《史记》、《汉书》。道光十七年(1837年),他刚刚满二十岁时就被以诗画称著于世,当时任山东学政的季芝昌考选为拔贡,保送入京师国子临读书。由于其在朝考中成绩属上等,因此被留在京师任七品小京官,分发在工部任虞衡司主事四十余年。许多繁杂艰难差事,他都能同时兼顾完成,深受上司的信任和器重。他为人廉正耿直,虽贫困但也不好钻营聚敛钱财。公事之余,则以书画自娱。
刘毅(213——285年)魏晋时东莱郡掖县(今莱州市)人字仲雄,官至司隶校尉,尚书左仆射。他敢于压抑世族豪强势力;批评晋武帝卖官鬻爵的行为;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因其为官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直言敢谏,受到史家的好评。
王无竞,字仲烈,先世是琅琊(今临沂)人,后迁居莱州掖县。王无竞幼时即聪慧好学,二十岁左右擢下笔成章科,授官赵州栾城县(今河北省栾城)县尉,后调任秘书省正字,负责编集书籍,校定典籍,刊正文字等工作,后又到洛阳县任县尉,不久,被选任为监察御史(唐时监察御史常从京县尉中选任),职责是分察百官,肃正朝仪等,官品不高,但文武百官皆有三分怕之。后又转任殿中。但做监察御史时那种嫉恶如仇,直言不讳的刚直性格,却丝毫没有改变。这与当时朝廷上上下下一片阿谀奉承声中,是不和谐的。因此,他日后的坎坷和不幸,也是必然的。
毛纪,毛纪的先祖系元朝时从淮泗地区迁移而来,号称“东莱崇儒毛氏”,毛纪是这个家族定居掖县后的第五代子孙。他于成化年间乡试第一,登进士。弘治初,授检讨,累迁侍读。武宗立,参与修《孝宗实录》,书成,擢侍讲学士,为讲官。正德五年(1510)进学士。正德十年,迁礼部尚书。正德十二年,命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
务。世宗即位,以定策功,加伯爵,不受。“大礼”议起,杨廷和等相继去职,遂为首辅。朝臣伏阙哭争,俱逮系,毛纪上疏乞宥,传旨切责,遂于嘉靖三年(1524)七月二十六日致仕。《明伦大典》成,追论夺官。嘉靖二十四年(1545)卒,赠太保,谥文简。毛纪有学识,著作有《密勿稿》、《辞荣录》、《海庙集》、《归田杂识》、《鳌峰类稿》等。
上一篇:叶史瓦大学的学校名人
下一篇:霍金向命运挑战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