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农村创业故事 经典农村创业故事 电影一个农村妇女的创业故事
创始人
2024-02-29 16:59:20
0

农村创业道路艰辛,但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农村创业经典故事,他们虽然年少时经历困难,但是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向成功!一起跟小编看他们如何走向成功?

修鞋匠到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

邱继宝十多岁辍学,挨到环境稍微宽松一些了,邱继宝就操起鞋刀,揣上鞋锤,补衣修鞋“闯关东”。在3年时间里,邱继宝踏遍东北三省,挣到了10万元。

回到家乡,邱继宝贷了一些款,办起了缝纫机制造厂。为了打开销路,经常一个人办公室长时间琢磨,商场经理被他的诚意感动了,就说:“那我们就试试吧。”1个星期后,飞跃缝纫机在上海第一百货上柜了。慢慢的通过好的服务,打开了上海市场。广交会是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渠道时,就只身下广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邱继宝没有死心,和保安磨蹭了一个多小时后把缝纫机就地摆起了地摊,但是无人问津。邱继宝仍不气馁,他又花钱买了一本香港的黄页电话簿。不知道是第几个电话,终于有一位香港经销商说:“像飞跃这种产品,在中、南美洲可能有一定的市场。”邱继宝听到后,就又背上缝纫机,踏上了去拉美推销之路。在乌拉圭,经过演示,一位当地的华裔对邱继宝说:“如果你信得过我,我可以为你代销。”从此,邱继宝打开了飞跃的出口之路。

如今,飞跃集团产品打入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等综合指标已稳居全国同行第一,被世界缝纫机组织称为最有活力的缝纫机生产企业。

点评:

我们做一件事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魄,并且努力拼搏,可以说是邱继宝开拓市场的真实写照。创业道路并不平坦,前路坎坷能吃苦就成功了一半!

从摆地摊卖菜到拥有11家小超市---卢旭东

1992年,卢旭东到北京打工,辛辛苦苦两年后,他发现自己根本就没赚到什么钱。卢旭东在三里屯市场卖菜,由于妻子正怀着弦子,就叫上妻妹一起做。每天凌晨两点多起床,到几十里夕的批发市场进货,天还没亮赶早市,如果散市时菜没卖完,还循蹬着三轮车到附近居民区里吆喝。妻妹受不了这样的苦,就进厂打工去了。卢旭东一个人忙活,生意大不如前。进货时抢不过别人,只好少进几个蔬菜品种,那些抢手的,他就更难抢到了。

细心的卢旭东发现,老外挑菜,不仅要蔬菜新鲜、水嫩,喜欢个头小而饱满的。于是,卢旭东每次去批发市场进货,挑人家剩下的小巧菜品。这一招果然见效,卢旭东的生意很快“红火起来。于是他到批发市场与一些供货商签了一份“皆大欢喜”的合同,所有的小巧菜品他全买。经过努力和拓展卢旭东的店越开越多,搞起了连锁经营,还在郊区承包了一片土地,建立起自己的蔬菜基地。从摆地摊卖菜到开办蔬菜连锁店,再到如今在寸土寸金的京城繁华地段拥有11家颇有模样的小超市,卢旭东用了10年时间。

点评:

任何东西都有存在理由,只要品质保证、服务周到,就有商机。消费者有不同的消费理念和习惯,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商机就会在你身边!

从锅盔小贩到“拉闸老姚”---姚家全

1991年,姚家全到成都打工,由于无学历、无技术、无资本,23岁的他只好每天蹬着一辆三轮车,走街串巷卖锅盔。在数以万计的锅盔被成都人消化掉后,姚家全积累了他的第一桶金——近2万元。然而灾难一个接一个,很快积蓄全部花光并负债累累。身无分文的姚家全,不得不靠借钱重操卖锅盔的旧业。

2000年底的一天,一位老人要求姚家全给他做一个拉闸防护窗,并给了他50元订金。由于姚家全对拉闸门窗一窍不通他只好去向别的厂家定做,不料对方不但要价奇高,还把交货日期一推再推。姚家全只得灰溜溜地去给老人退订金,“别人刁滩你,你可以自己学啊!”老人的一句话点醒了姚家全。他骑着行车到一家做拉闸门窗的店里看了3天,然后花了500多元钱要回模具,拆了装,装了拆。经过半年摸索,姚家全终成“正果”与人合伙开了一家拉闸门窗店。

虽然跟人合伙开了店面,但姚家全并没有因此走向致富。于干不了技术活,他的工资比请来的工人还低。思索再三,开始自立门户。姚家全窘迫得连买材料的钱都没有,只得骑着自行车到处借钱买材料,就这样完成了生意,赚到了170元钱。面对资金困境,姚家全充分发挥他卖锅盔的本事,在自行车后绑个样品,走街串巷去推广,别人每平方米卖200元,我就卖160元,凭借薄利多销和良好的信誉,姚家全的生意开始好起来,“拉闸老姚”的名头也逐渐在圈内打响。现在,已有百万身家的姚家全,正准备进军不锈钢防盗门市场。

点评:

姚家全一路以来的艰辛我们都能从文字里感受到。选择不熟悉的行业为创业项目的姚家全,通常结果只能是别人的垫脚石。但庆幸的是,姚家全不放弃,又采取了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并且注重自身良好信誉的培育,并且始终勤劳、坚韧,成功打响“拉闸老姚”的名头,成功符合情理,我们也要向他学习。

安徽天之然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领先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新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致力于农业全产业链平台的搭建,是一家通过制定平台规则及利益分配体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涉农服务企业。公司依靠新浙控股集团公司的金融实力,整合农业产业链中各类具有优势的服务机构和个人共同服务于我们的现代种植者,实现高效、节约、方便、快捷的种植方式,真正做到“让经营者更轻松,让种植者有保障”,最终实现各方利益增值。

相关阅读

  • 创新创业故事丨农产品合作社托起80后小伙农业创业故事的致富梦
  • 农业勇敢创业的故事
  • 一个农业创业故事:少年创业玉汝于成
  • 80后回农村养殖创业故事自述
  • 农业创业故事 无惧失败返乡创业
  • 农业创业故事
  • 80后回农村养殖创业故事自述
  • 一个农业创业故事:少年创业玉汝于成
  • 经典农村创业故事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微信 百度 复制网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闻随笔】“买全球、卖全球”... 转自:光明日报【新闻随笔】   2025年4月18日,为期6天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
    一座城市的“请战书”① 转自:沈阳晚报  □伏桂明  走进沈阳的1950-1953,情感总是那么饱满,话题总是说不尽。  以...
    以主动“赢商” 转自:沈阳日报  □孙连宇  近日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咬定目标、加压奋进,强攻二季度、...
    沈阳全面启动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 转自:沈阳晚报  本报讯(沈阳晚报、沈阳发布客户端记者张一弛)4月18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进一步...
    什么叫干眼病? 什么叫干眼病?是由于眼镜过度疲劳造成的,干眼病的主要症状是眼睛有干涩,灼痛感,眼屎较多;眼酸、眼痒、...
    怎么学会说话与人沟通技巧 怎么学会说话与人沟通技巧要想学好说话与沟通技能,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相应的看些书,然后将书上的这些技能...
    “沈水之阳 书韵流芳朗诵会”举...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特约记者刘国栋)4月19日,2025世界读书日“沈水之阳 书韵流芳朗诵会”...
    谷雨染春深 转自:沈阳晚报  □侯进元  四月中下旬,晨光悄然融入谷雨的柔情,世界仿佛被一场温柔的梦包裹,变得湿...
    东北首个冰淇淋博物馆年底“甜蜜... 转自:沈阳日报  4月18日,米开朗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辽宁七星方圆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正式签约,米开朗冰...
    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商会成...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傅淞岩)4月15日,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商会成...
    植下希望 种下美好 转自:光明日报
    2025年东北三省一区跳绳公开...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丁瑶瑶)4月19日,“体彩杯”2025年东北三省一...
    以“轻量化骨骼”托起C919的... 转自:沈阳日报  在国产大飞机C919翱翔蓝天的壮丽图景中,沈阳昌兴复材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
    一季度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数据需求... 转自:光明日报本报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杨舒日前从自然资源部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一季...
    昆剧《世说新语》重构魏晋风度   本报讯(记者 王润)《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体小说,字里行间生动传神的“...
    创新“头雁”,还看首都北京!   编者按  AI第一城、独角兽第一城、“小巨人”第一城……提起首都北京,科创绝对是一个高频热词。2...
    【我在现场】西辽河“听水” 转自:光明日报【我在现场】   4月6日傍晚,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门达镇四合村党支部书记叶明——记者...
    耐心沟通拆除楼顶私搭鸽棚   有市民近日向12345热线反映,西城区南华里社区楼顶有人搭建鸽棚饲养鸽子,不仅扰民,随着天气变热...
    《中国2024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转自:光明日报本报北京4月20日电(记者金振娅)中国医学科学院20日在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发布《中国2...
    扬帆共启新航途   4月,东南亚繁花满树,青翠满目。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成功召开后不久,习近平主席2025年首次出访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