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白手起家创业故事告诉你如何成功 五个创业小故事助你避开创业的坑 十个创业成功案例故事200字
创始人
2024-02-29 16:38:43
0

一种产品是一次性的,但商标则是长期的。没有本钱的创业,如果对“壹加壹”商标”腻味”了,以后的市场则难以打开,所以“壹加壹”在每一种新产品最畅销时,下一个新品种又成熟了,这样,就可以不停地以“快”和“新”轮番轰炸市场。

2、埋头苦干打造第一品牌

1800多年前,诸葛亮在湖北襄阳提出,魏蜀吴必将三分天下;1800多年后的今天,作为襄阳人的他大胆预测:培训、托管、一对一,中国课外教育市场必将三分天下!

他本是一名失学少年,在庄稼地里干了半年农活后,却又通过读书吃上了商品粮;他本是学习如何造化肥的中专毕业生,却一出校门就进报社成了编辑记者;笔耕十余年,他当上了发行量百万份省级报纸的头版责任编辑,却主动辞职离开省城到地市开办了一所民办教育培训学校,从教书匠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当新东方、学大、安博等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相继美国上市,许多人纷纷看好教育培训业之际,他又盯上了谁也瞧不上眼的小学门口最常见的“小饭桌”,实现了创业的新一轮转型。

今年38岁的他,名叫窦昆,他一手创立的学生托管品牌,叫做“晋级”。他身边的人一致评价他:真是一个不停折腾自己的人。采访中,他对记者发出最多的感慨是:“人生就是要不断超越进取,有机遇坚决抓住,没有机遇就要努力创造机遇,总之要追求晋级!”

“窦总的吃苦精神确实一般人比不了!”窦昆手下的老师们个个佩服。他一年三分之二的时间就住在教室里,每天工作18个小时以上,从没有给自己放过一天假,大年初一还忙着编写教材,在2015年8月,他还面对校长、老师连续演讲15天。

超乎常人的吃苦精神,加上突出的个人能力,使他很快拥有了自己的学校,并从襄阳开到北京、西安、武汉、长沙、深圳、黄石等地。他用了两年时间,牵头编写了用于作文、数学培训的全套30本教程,

人生就像攀登,窦昆一直在路上,脚步坚定有力。

3、借鸡生蛋

现代经济活动中,自身经济实力不足却又要发展事业,许多人也会来个“借鸡生蛋”“借得钱来,投资生产,赚回钱来,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这种经营谋略,也叫“负债经营,无钱走遍天下。”然而,时至今日,当人人都懂得借鸡生蛋时,“鸡”就不那么好借,就得讲究许多技法。给人“信”字,这是借鸡技法中的根本大法。

在广州,有一位数百万元资产的私营企业主岳亚贤,当年家里穷得叮当响。靠做不做都36元的工资,别说摆脱个穷字,连生计也难,他下决心要做番事业。没有本钱的创业,想到邻居潘婶有好几个儿子在香港,就向其借钱。开始借10元,讲好一礼拜还,但他根本没动那钱,只是锁在箱里,到期准时归还。过了个把月,他又向潘婶借20元,她讲定归还日,他一样不用,到期原钱加息奉还;如此一次次借了还,还了借,大半年时间过去了,还真的没动用过所借用过的任何一分钱。待潘婶一再夸其“有信用”时,岳亚贤顺水推舟地向她讲了自己的打算办个”方便居民生活小卖店”的想法和难处。潘婶也真爽快,笑着安慰他:“放心,你亚贤要办店,借你个万儿八千没问题。”就这样,岳亚贤凭着良好的“信誉”筹到创业资本。

钱,是投资创业的硬资本,对于无钱或财力不足的人来说,能借到钱,就可心想事成。中国银行有2000多个亿个人存款,如果你这个商人有信誉,就永远不必为缺钱而发愁。

4、腰缠百万的富人

22岁的广东汕头小伙子黄光裕是做家电批发的,老家那地方商行林立、竞争剧烈,他觉得生存余地大小,一口气向北,直跑到内蒙古。转悠了一年,没做成多少生意,却从内蒙人的厚诚人格中学到了赚钱的窍门。1987年春节前,他从内蒙古转道北京回汕头的家里过年,因为春运车票紧张滞留了几天,闷着没事,就在北京城里逛电器行,遇到和气的店员,老板,就试着联系点业务。

凭着厚诚人格,黄光裕不“黑”不该赚的钱,把利润最大限度地让给客户。没有本钱的创业,连黄光裕自己也没料到,三天逛下来,竟然得到了100多万元的订货单。真是喜从天降。黄光裕感到自己摸到了生意的窍门,也摸到了财富的大门。转过年来,黄光裕说干就干,与北京人合资在牛街创办国美电器商行。虽然谈不上多大的实力,黄光裕却端得出真正的大家风度,他进最好、最俏的货,卖的却是全市最低的价,没过多久,京津一带的同行们都知道了牛街有个不“黑”人的黄光裕。黄光裕凭的是厚诚,博得是信誉,做的是买卖。他的批发业务一日千里,蒸蒸日上。

5、从流浪汉到百万富翁

冯志久原是一名流浪汉,到处漂泊,虽历尽艰辛,却穷得叮当响。1990年,冯志久跟随数百万淘金者涌到珠江三角洲,却发现这里早已人满为患,他想到工厂打工,但因年龄大,无技术,工厂不收他。冯志久百无聊赖,便在各工厂区转悠,看到工人们下班后都端着饭盒往街上的小店子跑,还有那在街上饥渴的盲流,他脑子一转,怎么不再开一个供打工者吃饭的小店呢

于是,他心一横,租了一间民房作厨房,每天中午和晚上担起两桶饭菜,往流浪的人群中推销,一天下来能挣30元,很快他凑足元资金,在广州黄埔大道边租了一间5平方的店铺,办了执照,把鞭炮一放,快餐店开张了。  冯志久的小饭店一开张,就象鲜花引蝶似的引来了众多的顾客,他经营主要的绝招,就是收费低。那时广州的饭店快餐时价最低是2元,而他却一律为1元。没有本钱的创业,1元钱吃饭谁不来!冯志久辛辛苦苦忙了一个月,结帐之后,除了开支,竟赚了2000元。后来他又增添了桌凳餐具,雇了临时工,扩大门面,每天早餐卖粉中晚餐卖饭,一律一元一份。

这样,每天的顾客少说也有500多人,最多达1000多人。他挣钱的奥妙在于薄利多销。每份1元的饭菜其实是没有挣头的,但打算的好,也可以赚几角钱,如果每天能卖1000份,就可挣300元,一个月就是9000元。几年下来,冯志久已身家上百万元,直到现在他的快餐仍是1元价。人称他“1元钱大享”。

6、白手起家的女大学生

李素儿是中山大学物理系科班出身,但是,1957年,内地的政治风暴使她心灵上受到了重大的创伤,家庭受到了伤害,耿直的丈夫居然一夜之间沦为“右派”,她自己又被封为“右倾机会主义”。

她搞工厂从基础做起,早年开加工厂,创业维艰,她从租用几百平方米的地方开始,到今天厂房7000平方米,厂房增加近10倍。当年生产玩具、洋娃娃衣服,又为美国名厂加工,以车缝为主。三年后,她开始建立自己的工厂。她开的是五金厂,从制造家用普通制品(如钉)开始,逐步朝优质制品发展。没有本钱的创业,到今天,她已成为华文实业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兼总经理。她的产品有不少从原理到外形都达封申请专利水平,可见她产品原创性甚高。多年来,她坚持生产家庭制品,近年又扩展业务至生产家庭电器制品。产品远销欧美各国。

相关阅读

  • 80后男子毕业三年,白手起家独立创业,成立“铁军队”横扫10省母婴店
  • 白手起家者怎样创业成功的技巧
  • 现在做什么生意赚钱?适合白手起家的创业项目
  • 白手起家的六个成功白手起家创业创业案例
  • 白手起家如何自己创业? 怎么样才能白手起家创业?
  • 白手起家创业
  • 白手起家如何自己创业? 怎么样才能白手起家创业?
  • 白手起家的六个成功白手起家创业创业案例
  • 六个白手起家创业故事告诉你如何成功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微信 百度 复制网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闻随笔】“买全球、卖全球”... 转自:光明日报【新闻随笔】   2025年4月18日,为期6天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
    一座城市的“请战书”① 转自:沈阳晚报  □伏桂明  走进沈阳的1950-1953,情感总是那么饱满,话题总是说不尽。  以...
    以主动“赢商” 转自:沈阳日报  □孙连宇  近日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咬定目标、加压奋进,强攻二季度、...
    沈阳全面启动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 转自:沈阳晚报  本报讯(沈阳晚报、沈阳发布客户端记者张一弛)4月18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进一步...
    什么叫干眼病? 什么叫干眼病?是由于眼镜过度疲劳造成的,干眼病的主要症状是眼睛有干涩,灼痛感,眼屎较多;眼酸、眼痒、...
    怎么学会说话与人沟通技巧 怎么学会说话与人沟通技巧要想学好说话与沟通技能,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相应的看些书,然后将书上的这些技能...
    “沈水之阳 书韵流芳朗诵会”举...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特约记者刘国栋)4月19日,2025世界读书日“沈水之阳 书韵流芳朗诵会”...
    谷雨染春深 转自:沈阳晚报  □侯进元  四月中下旬,晨光悄然融入谷雨的柔情,世界仿佛被一场温柔的梦包裹,变得湿...
    东北首个冰淇淋博物馆年底“甜蜜... 转自:沈阳日报  4月18日,米开朗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辽宁七星方圆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正式签约,米开朗冰...
    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商会成...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傅淞岩)4月15日,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商会成...
    植下希望 种下美好 转自:光明日报
    2025年东北三省一区跳绳公开...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丁瑶瑶)4月19日,“体彩杯”2025年东北三省一...
    以“轻量化骨骼”托起C919的... 转自:沈阳日报  在国产大飞机C919翱翔蓝天的壮丽图景中,沈阳昌兴复材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
    一季度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数据需求... 转自:光明日报本报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杨舒日前从自然资源部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一季...
    昆剧《世说新语》重构魏晋风度   本报讯(记者 王润)《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体小说,字里行间生动传神的“...
    创新“头雁”,还看首都北京!   编者按  AI第一城、独角兽第一城、“小巨人”第一城……提起首都北京,科创绝对是一个高频热词。2...
    【我在现场】西辽河“听水” 转自:光明日报【我在现场】   4月6日傍晚,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门达镇四合村党支部书记叶明——记者...
    耐心沟通拆除楼顶私搭鸽棚   有市民近日向12345热线反映,西城区南华里社区楼顶有人搭建鸽棚饲养鸽子,不仅扰民,随着天气变热...
    《中国2024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转自:光明日报本报北京4月20日电(记者金振娅)中国医学科学院20日在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发布《中国2...
    扬帆共启新航途   4月,东南亚繁花满树,青翠满目。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成功召开后不久,习近平主席2025年首次出访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