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节约意识,落实反对浪费——党政机关例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解读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我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应运而生。本文将对该条例进行详细解读,以帮助各级党政机关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政策。

一、条例出台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公共资源消耗日益增加,浪费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党政机关,一些不必要的公务活动、过度包装、过度消费等问题突出,影响了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为加强党政机关节约反对浪费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势在必行。
二、条例主要内容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适用于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
(1)从严从简:勤俭办一切事业,降低公务活动成本。
(2)依法依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制度的相关规定,严格按程序办事。
(3)总量控制:科学设定相关标准,严格控制经费支出总额,加强厉行节约绩效考评。
(4)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安排公务活动,取消不必要的公务活动,保证正常公务活动。
(5)公开透明:除涉及国家秘密事项外,公务活动中的资金、资产、资源使用等情况应予公开,接受各方面监督。
(6)深化改革:通过改革创新解密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长效机制。
(1)办公用品:严格控制办公用品采购,禁止购买过度包装、豪华配置的办公用品。
(2)公务接待:严格控制公务接待标准,简化接待程序,禁止铺张浪费。
(3)公务用车:规范公务用车配备、使用和管理,禁止公车私用。
(4)会议活动:严格控制会议数量、规模和经费,禁止举办豪华会议。
(5)培训研讨:规范培训研讨活动,禁止违规发放培训费用。
(6)公务出国(境):严格执行出国(境)审批制度,禁止违规出国(境)。
三、执行与监督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条例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1)内部监督:各级党政机关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的监督检查。
(2)外部监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四、结语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出台,为我国党政机关节约反对浪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各级党政机关要切实提高认识,增强节约反对浪费意识,把条例各项规定落到实处,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上一篇:中国移动营业厅靓号网上选号
下一篇:中国联通流量不限量套餐